峡谷风光。竹海风情。农家风韵。行走在10公里峡谷公路上,这些词语风一样吹进记者的心里。石岭村党支部书记傅美杰告诉记者:“石岭去年成功创建了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今年我们将主打‘石岭人家’品牌,在全县率先探索,把村寨锻造成景点,让石岭在美丽中升华。
一条特殊的村规民约
“近期,我们正相继召开村班子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对《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村规民约》进行第四次修订。”4月2日,在群山环抱的石岭村村委的一间办公室里,村党支部书记傅美杰向记者透露了一条“新闻”。
在这部“村规民约”第四次修订草案的第三章“村规”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条用下划线标明的条款:
“每个村民要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但要搞好庭院卫生,还要注意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收取一定的卫生经费,农户每人每月1元,农家乐100—200元/年。”
“一元钱的卫生保洁费类似于城市小区的物业管理费,我们是象征性地收的,目的是让所有村民都参与到村庄环境的保护中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石岭目前是省级特色旅游村、省级农家乐精品村,但要把一个村庄经营成一个“正而八经”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机制要去探索、完善。比如,村民的言行举止、建房的要求、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开发,许多细节都要考虑、都要规范。
记者了解到,除增加收取保洁费条款外,村里还考虑增补“保护公共财物”和违规处罚措施等条款。
一群青涩的乡村导游
“石岭处于深山,夜间气温比较低,你们的服务员要多用点心,看看房间的被单等物品是否够用。”在石岭村神龙山庄农家乐,新上岗的“美丽乡村”兼职导游郭美娇等人,正忙着叮嘱业主。
同行的镇党委委员张永玲告诉记者,4月10日左右,杭州有300多名的老年游客组团来石岭,为确保接待工作不出纰漏,镇村干部包括一批兼职导游纷纷出动,做好后勤保障。
也许在行家看来,这些导游的动作和解说还显得青涩,但他们的那股认真劲却让不少游客感动。
4月2日,记者恰巧碰到了来自凤凰山社区的一批老年游客,他们初次体验了报福“乡土导游”的风采,并表示感觉很不错。来自杭州西博办的一批都市客,同样对这些乡村导游表示了鼓励。
“导游是石岭景点的形象和窗口。石岭美不美,首先看导游。”张永玲说,“为提升导游形象,镇里除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外,还配置了耳麦、扩音器等工具,并统一设计导游服装。”
记者了解到,目前报福镇共招募美丽乡村导游13名,包括2名大学生“村官”。这些土生土长的导游有望成为石岭景点的一大特色,并担负起在家门口“吆喝”石岭美景的重任。
一张免费的景点门票
“美丽乡村毕竟是要让人居住的,发展休闲旅游,打造村寨景点,对村民的生活有没有影响?游客来了,门票怎么卖?”
“我们可以向游客赠送门票。或者说,可以出售免费的门票。”面对记者的疑问,傅美杰一边拿出厚厚的一本《浙江省旅游局安吉县石岭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边略有所思地回答说。
“一张免费的门票?就是说,以后来到石岭的游客可以凭着一张门票,在村寨景点内自由出入,自由参与各种休闲体验活动,自由选择农家乐吃饭、投宿。一句话,就是像本地村民一样自由,而又不对本地村民生活造成干扰?”
“对。就是这么回事。”傅美杰介绍说,“我们正筹备着,由村经济联合社投资成立石岭人家旅游发展公司,由公司全权负责石岭景点的经营,把石岭打造成生态休闲、异地养老的旅游胜地。”
记者看到,在村委大楼附近,一个集餐饮、休闲、住宿、购物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正抓紧建设,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停车场和污水管网的建造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我们这里开办农家乐是有严格条件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绝对不允许开业。”傅美杰介绍说。据了解,石岭目前拥有农家乐28家,床位1000多张,去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经过村严格审批,今年农家乐将增加到40家左右,石岭作为景点的旅游接待能力将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