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国内国际>>社会
温州老板坚持施粥65天被迫停止 卫生难以保障
2009年04月07日14:15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编辑: 樊慧

    老人在施粥(资料图)

    天还没亮,红日亭的老人在做施粥前的准备工作(资料图)

    

    红日亭施粥前排着一条长龙 (资料图)

    

    贫困的人端着冒热气的粥蹲坐在四周吃 (资料图)

    4日早上5点多,林如新载着一车粥、馒头、小菜来到浙江义乌市香山路人才市场,和志愿者们支起雨篷。     

    这时施粥摊前已经排起了百来人的长队。从今年大年初五开始,在义乌打拼多年的温州老板林如新开办的施粥摊已经坚持了65天,“每天要分掉1000碗粥,2000个馒头。”

    而这天却是施粥摊的最后一天,林如新神色黯然地和领餐者一一告别。“一开始最要命的是资金、人手问题。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卫生条件实在是难以保障。”谈起收摊的原因,林如新很是无奈。

    每天花费1200元

    从正月初五施粥摊开办以来,早报记者就一直追踪采访林如新。“起初只想做15天的,因为春节后半个月往往是义乌人才市场民工最集中的时间。”林如新说,可是没想到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这段日子聚集在人才市场的打工者越来越多,“很多人一大早就等在这了,就是为了能喝上碗热粥,一直找不到工作他们连饭钱都成问题。看到他们颤颤巍巍的手,我总觉得要想办法把粥摊撑下去。”

    林如新在郊区租了间民房,请了两个师傅熬粥做馒头。他算了一笔账,每天2000个馒头需要500元,1000碗粥是400元,小菜150元,一次性筷子50元,还有送粥的车租金要100元,加起来是1200元/天。

    爱心接力“不差钱”

    

“比原先料想的要累多了。” 林如新毕竟还有自己的公司要打理,实在腾不出这么多精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一份爱心在大家手中传下去。”林如新开始在朋友圈里四处宣传“1200元就能帮助1000人”的想法。

    上月底,林如新回温州老家,向温州的同学、朋友“推销”施粥摊的义举,得到了他们的全力支持,“其中一位同学就答应出资20万。”与此同时,来自社会上的热心捐款也多了起来,“有位义乌人拿出了4800元,还有位诸暨老板捐了1万元。”

    林如新此前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资金困难问题不大了。至于缺少固定的志愿者则可以雇人,“每天早上不到1小时就能分发完粥和馒头,人手的费用支出还是可以解决的。”

    “管”与“扶”的尴尬

    4月1日,义乌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到施粥摊检查,并口头提出了一些存在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二是如何保证碗筷的消毒。”林如新对卫生监督部门提出的意见很理解:“1000多号人万一出点什么事,我们的责任很大。”反复商量的结果,林如新决定从5日起停办施粥摊。“如果政府部门能在卫生、场地等方面给一些指导,我还是很想继续把施粥摊办下去的。”林如新说。

    “政府部门对这类民间慈善活动有没有必要去管理,一管会不会‘管死’,会不会适得其反?我们也一直在讨论探索。”浙江省民政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分析称。他认为,如果施粥摊要继续办下去,“社会团体必须要有业务主管单位才能在民政部门注册”,仅仅这一点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东方早报 记者 陆玫)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