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吉网
【
安吉政府网
安吉新闻网
安吉视窗网
爱安吉APP
】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
>>
新闻专题汇总
>>
中国美丽乡村专题
>>
乡村风采
上墅乡刘家塘村
2009年03月24日08:30 | 来源: | 作者: | 编辑: 高斌
早年的刘家塘,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很小,在东门城边角落,没几户像样的房子,大都是茅草屋,稀稀落落,和毛家场、白凉亭一样,是苏北人来金坛聚集居住的地方,为城内三大棚户区之一。金坛城市大拆建后,这里建起来一个新的刘家塘,一二十幢楼,住几百户人家,当时算得上城中高档小区,后来新住宅建筑一个比一个好,这里也就落伍了。
五十多年前,我曾经到刘家塘查居民爱国卫生运动的情况,当年那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现在想起来,声势之浩大,工作之深入都是空前的。别以为这个棚户区的卫生状况一定很糟,说起来你也许不信,那刘家塘一家一户的干净劲,真叫人难以相信。
陪我们检查的是居民小组长,一个中年妇女,姓什么忘了,我们一起仔仔细细看了刘家塘的里里外外、屋前屋后,真没找出一点卫生死角。记得有户人家给我印象特别深,两间矮草屋,门朝南,进去一看,桌子椅子、灶头水缸、毛巾牙刷,干干净净,防蝇灭鼠设备一应俱全。两间草屋的柱、梁、椽虽然是竹材料搭建,被烟薰得发了黑,但都一尘不染,油光闪亮。听介绍说,这户人家的老奶奶经常爬梯子到屋顶上用抹布擦。我真想不到,这些贫寒的人家是以怎样的态度在这里生活。我注意到这家的一只老式铜面盆,擦得金光闪闪,便和这位爱干净的老奶奶闲聊起来,知道这只面盆是她十六岁嫁到金坛的嫁妆,是她爹在扬州城里买的,她已经用了六十年。
这一回,我在刘家塘看到的不仅是它的卫生面貌,还看到了它的漫长岁月。
城市的变化毕竟太快了,转眼间我们的周围成了另一个天地。早几年,我有一个朋友在刘家塘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套间,已经很叫人羡慕了,那时大家都说刘家塘是有钱人的地方。可他住了没几年,看到别处新住宅条件更好,又买了城市花园的一套房子迁走了。
城市就这样不断的变。前不久我去刘家塘,从公园路进去,从东门大街出来,眼中的刘家塘十分安宁,老年人坐在门前,两个女人在草坪上遛狗,上班族出出进进……一个刘家塘逝去了,一个新刘家塘在这里延续。
我穷极一生看了昔日刘家塘和今天刘家塘,将来的刘家塘又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呢!刘家塘可以变,棚户也好,高楼也好,穷人住也好,富人住也好,这都是平平常常的事,敬畏和顺应这种变化,才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稍后刷新本页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
(
政务
、
新闻
、
视窗
、
APP
)法律顾问:
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