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专题汇总>>中国美丽乡村专题>>共享券知识问答
浙江省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概述
2009年03月23日16:33 | 来源: 安吉新闻网 | 作者: | 编辑: 肖飞

 

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取向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安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就是在充分发挥安吉自身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利用10年的时间,通过推进村庄环境的综合提升、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力求把安吉全18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打造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探索构建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定位

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

在现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以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抓建设质量提升、抓综合配套延伸、抓品牌效应攀升,目标是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试点和对外第一形象品牌,为全国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借鉴作用。安吉县提出的建设“中国美丽乡村”,高度凝聚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元素,集中集聚了农村经济实力、文化活力和环境魅力因素,全面彰显了品牌产业、品位村镇和品质农民特色,整体营造了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共建共享、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优势,成为新农村示范区的提升工程和精品载体。

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安吉这样一个生态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后发优势强劲的发展中的山区县,探索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打造全国新农村建设的个性化典型,构建同类山区县科学发展的示范性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1、是加快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安吉作为全省典型的山区县,加快科学发展,必须依托和放大先发优势,推进错位式、差异化发展。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是基于对安吉特色优势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建规律的全面把握、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提升、基于对安吉优势劣势的科学洞察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2、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中国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安吉制定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出台了《中国美丽乡村实施意见》,明确了“中国美丽乡村”的实施架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励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使“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把新农村建设从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具化为可操作的工作。

3、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四个文明建设的要求,特别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浙江省提出要保持生态省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成了题中之义。安吉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又要打造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继续保持生态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应尽的责任。为此,安吉县专门制定了“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中单设了“生态文明”的14项考核内容。

4、是展示安吉特色的有力抓手在建设过程中,安吉又着重体现地方的生态特色和产业特点,通过对新农村建设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把“中国美丽乡村”品牌的打造成为继“中国竹乡”、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这样,既把“中国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工作的载体和工作的方向,更把“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今后安吉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助推器。

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条件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面广量大,标准高,没有可借鉴的工作模式,因此县委的决策非常慎重。从概念酝酿到思路调研、从规划论证到全面启动,历时近一年时间。在安吉开展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有现实的可行性。

1、实力支撑。①实力明显壮大。安吉县的GDP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幅,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2008年达到了14.73亿元,已经进入发展的全面提速提升期。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竹业、椅业等传统产业加快高新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集群化。②区域品牌响亮。产业品牌有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椅业之乡等;生态品牌有中国竹乡、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首个生态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综合品牌有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等。③环境整体优美。全县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空气质量一级,出境地表水一、二类;15个乡镇中的12个是全国优美乡镇;有市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38个,其中省级示范村29个。城乡均衡发展。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3元,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1.97;基础设施延伸覆盖,康庄工程全面完成,文教卫事业布局调整全面到位,环卫保洁体系全面覆盖,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全面改善,新农村建设的局部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2、外力支持。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得以不断完善和成熟。省里关注省委赵洪祝书记对安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专门批示,为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鼓了劲头、明了方向;陈敏尔常务副省长多次到安吉调研,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2008814日,陈省长带领8个省级部门负责人专程到安吉,实地对接建设项目,使安吉县进一步坚定了信心;省政协周国富主席专程带队检查指导,给了安吉县很大的鼓舞和很好的建议。市里支持。湖州市将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2009年的重点工作,列入湖州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重点计划,市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在重点项目协调建设上,给了安吉县很大的帮助。

3、合力强大。安吉全县上下达成高度共识,营造了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各乡镇、各村积极行动、全面发动,对建设美丽乡村抱以巨大的热情。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2008年创建中,报福、皈山两个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全县有61个村开展创建,占全县总村数的三分之一。各机关部门全面落实工作计划,积极落实建设项目,千方百计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指导支持政策。社会各界都充分发挥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结合载体,在信息指导、投融资、科技服务、项目推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个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的建设大格局初步形成。

4、潜力巨大安吉县是国家环保部和国家林业总局在全国唯一的新农村合作共建示范县,具有享受更多资源、得到更多指导、争取更高标准的绝对优势;安吉县是国家环保部开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地区之一,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具有很强的借鉴、指导、示范意义;安吉在成为2006杭州休博会优秀分会场的同时,又被列为第十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分会场,“中国美丽乡村”牵手“东方休闲之都”,加快融入“现代生活品质之城”,也将赋予美丽乡村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

五、“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架构

按照“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的基本定位,安吉县探索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架构体系。

1、明确四项目标。即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探索形成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确保全国第一,力争全国唯一。①目标的理解。这四项目标既是工作目标,也是考核指标,安吉县以此为大类细化了36项考核指标。其中“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两项是关键指标,这是外在形象和内在实力的高度统一,支撑起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人人幸福”是两个特色指标,是高标准和全覆盖的高度统一,是出自于但又高于村村优美、家家创业的目标要求,指标标准高于全国、全省,空间上全覆盖到全县187个行政村。只有这四项完美合一,才是真正的“中国美丽乡村”,才能真正发挥示范作用。②目标的分解安吉县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前两年抓点成线打出品牌,中间三年延伸扩面产生影响,后五年完善提升全国领先。特别注重前两年,突破后三年,抓紧出形象。2009年重点建成四条线25个村的精品示范带。

2、搭建四度架构立意上求高度。围绕“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做示范”的定位,置身于“城乡一体化、十七大生态文明概念以及浙江省两创总战略”的大背景,着力“探索形成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力争全国第一”的愿景目标。②平面上求广度。城乡联动全履盖,187个行政村全面实施,以村为基础,以城为带动,发挥村的特色和城的辐射两个功能;全民参与共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发挥政府的带动性和农民的积极性两个作用。③类别上求纬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要求,根据每个村的特色和基础,将全县187个行政村划分为40个工业特色村、98个高效农业村、20个休闲产业村、11个综合发展村和18个城市化建设村,不千篇一律、不千人一面。并且按照创建水平,设定了“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三个层面,为各个村的创建提供了阶段性的目标。④推进上求经度。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坚持“同类不同步、同步不同类”和“先易后难”的时序安排,确定年度建设计划。

3、坚持四美原则①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抓自然布局,融自然特色,不搞大拆大建,避免不伦不类。②侧重现代美。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体现全方位开放理念,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③注重个性美。因地制宜,因势引导,因村而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根据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不同类别,进行适当分类,每个类别中又错位建设,体现差异化、多元化,少追求洋气和阔气、少搞整村集聚,不搞一刀切,不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做到移步换景、看景辨村,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给人以“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视觉冲击,体现“土洋结合、雅俗共赏”的效果。④构建整体美。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

4、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环境提升工程。抓外在有形环境的提升,巩固扩大成果,综合改善质量,全面提高品位。二是产业提升工程。抓内在经济实力的提升,扶持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支撑功能,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化经营、现代家庭工业集群化发展、农村服务业最大化激活,积极培育产业大村、经济强村。三是素质提升工程。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四是服务提升工程。抓广度公共服务的提升,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通过实施这四项工程,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

(一)建设实绩

     2008年,按照总体部署,安吉县全面启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全县有61个村列入首批建设,其中指令性32个村、申报创建29个村,通过年底的考核验收,有50个村达到考核要求,共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8个、重点村26个、特色村6个。50个通过考核验收的村共实施了各类项目总计562个,完成各类建设项目投资2.74亿元,其中已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379个,完成投资2.36亿元,在建未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71个,完成实际投资3761万元。基本建成了开发区—皈山—孝丰—报福—章村的示范带,初步打响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品牌。

(二)基本做法和成效

1、健全组织,落实了建设工作的推进机制。全县建立健全了工作的推进机制,成立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和素质提升四大工程组,分别由县分管领导牵头,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乡(镇)、村分别成立对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实施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与“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村结对创业共建制度。聘请省市有关专家担任建设“中国美丽乡村”顾问,成立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专家指导组。各级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出台了乡镇、部门工作考核办法,使各项建设工作的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举办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培训班,对村支部书记和镇(开发区)的分管领导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

2、规划在先,明晰了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制订《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基础上,委托浙江大学编制完成了《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创建乡镇(开发区)、村对照《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和《关于2008年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将其他各类专项规划有机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创建任务。2008年,全县共投入规划资金711万元,请设计部门进行了县、乡镇、村的专项规划。如,开发区确定了以环灵峰山的剑山村、横山坞村、灵峰村为重点精品区块和04省道线城南社区、11省道万亩村为重点示范带的“3+2”模式;皈山乡确立了以发展品牌产业、建设品位乡村、培养品质农民,实现工业强化、农业优化、集镇亮化、庭院美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品四化工程”建设思路;报福镇提出了实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着力打造山水统里、十里景溪、石岭人家、休闲报福、田园洪家、民俗中张、追忆上张、美景深溪、竹木彭湖、生态汤口等十个特色乡村。

3、落实政策,激励了建设工作的内在动力。一是大力整合支农项目,使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于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采取了“5+X”的办法清理整合建设项目,由县农办、发改委、财政局、规划与建设局和审计局等五部门牵头,会同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对支农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考核验收、资金拨付全面审核把关。实行财政以奖代补,在县级财政已有的支农政策和资金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纳入“中国美丽乡村”年度创建计划的村实行百分制考核,分档考核评定为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并对经考核验收达到标准的乡镇、村根据人口规模大小实行以奖代补。全年县乡镇二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7000万元左右,带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亿元,其中带动各类金融资本投入3607万元,带动村集体投入9582万元,带动农户个人投入3762万元。社会工商资本1.1亿元积极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拓宽了建设资金来源,达到了共建共赢共享。如高家堂的海博会所、剑山村的乡村旅馆和养生基地等休闲项目相继建成和启动。二是县建立200万元专项考核奖励基金,对在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表彰,有效激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三是乡镇制订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激励政策,创建村制定了相关的奖励补助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县级财政共向乡镇(开发区)预拨启动建设资金1500万元,乡镇财政配套下拨创建村建设资金1992.2万元,村集体向农户补助资金达2585.3万元,有效推动和加快了建设进程。

4、项目支撑,打开了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把建设“中国美丽乡村”项目的落实放在突出位置。对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重点项目实行整体策划、分口包装,加大了与上级部门的项目对接和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全社会力量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县积极向省市申报重点建设项目,县级部门努力向省市主管部门争取专项建设项目,乡镇、村主动规划具体建设项目,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合作,层层抓项目落实和项目建设的机制。通过一年的创建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共整治河道、沟渠96.62公里,建河流拦水坝设施169处,除险加固整治病险山塘65只,防洪埂砌筑19398米,沿路护埂砌筑26632米,修补村级各类道路228.77公里,硬化68万平方米,新增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3547处,受益农户11603户;在环境美化亮化上: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0户,房屋整修4236户,立面粉刷681031平方米,实施庭院改造14935户,庭院植树122109株,庭院绿化126012平方米,庭院增设盆景14447盆,安装太阳能热水器8138只,拆除各类违章建筑511处,占地面积41495平方米,改造围墙88810米,村庄道路两旁及中心村植树93.9万株,绿化31.14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096盏,新增广告宣传牌996块;在公建设施完善上:共有24个村新建了村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19569平方米,新建村级其它各类公共配套设施建筑98078平方米,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83处,新增垃圾中转设施104处,新增垃圾箱1858只,新建公厕62所。

5、合作共建,形成了建设工作的浓厚氛围。对内发动到底,对外宣传到位。召开了全县推进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万人动员大会,各创建乡镇、村和重点职能部门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5个重点经济部门与乡镇、61个机关部门与美丽乡村创建村开展结对创业活动,为结对镇村提供各类帮助,并支援各类建设资金达1186万元。179家企业结对169个行政村,累计各项公益捐助1900万元。宣传部门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安吉行”外宣活动、实施了“美丽乡村文化繁荣”工程,进一步扩大创建工作影响,引起《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内参和焦点访谈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群团部门以开展“美丽家庭”创评、社区广场文化演出、征文评比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基层主体活力;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创新开展“村企心连心、共建美丽乡村”活动;民政与县人武部组织驻安武警中队开展了“百连结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在2008安吉·中国美丽乡村节上54家中外媒体聚焦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并作了特别报道,“中国美丽乡村” 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全面提升。基层群众创建主体的创建积极性也随之不断被调动起来。

6、重点突出,初显了建设工作的亮点特色。一是突出“四大工程”建设重点。尤其是突出了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围绕“四大提升工程”的实施,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乡村道路联网工程、“十万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千库保安、农村医疗服务站、建筑节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农民专业合作和现代家庭工业、农村休闲旅游等产业产得到长足发展和提升。多数创建村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二是突出区域建设重点。为抓点连线成面,扩大示范效应。2008年8月份以来,安吉县集中主要精力和优势力量,采取督查考核“倒逼式”推进措施,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汇报、每季度一考核,着力进行2条精品示范带建设工作。精品示范带建设沿线的景观大道、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河道整治建设和沿线违章建筑拆除、房屋立面改造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线美、点亮的精品示范带已初步显现。三是突出建设特色和亮点。积极探索和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为经营村庄,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后劲打基础。如良朋镇的迂迢村和鄣吴镇的玉华村巧打书画文化牌、章村镇的郎村村巧打了畲乡风情牌等,文化韵味浓厚;开发区剑山村和横山坞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招商项目运作,不仅使村庄更为美丽,而且拓展了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大大提升;报福镇的石岭村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致力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成为省级农家乐示范村;还有的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蚕桑、白茶、高山蔬菜、笋竹、有机绿色农产品、特色畜禽和现代家庭工业等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下步打算

2009年是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第二年,将深入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实施2008年创建村梯度培育工程,完善提升开发区—皈山—孝丰—报福—章村示范带,培育精品村10个左右;建成递铺—山川—天荒坪—上墅示范带和环灵峰山示范带,启动溪龙—梅溪—昆铜、杭垓和高禹—良朋—鄣吴示范带建设。要新增24个“中国美丽乡村”指令性计划创建村,其中建成精品村10个左右,成“中国美丽乡镇”3个,进一步打响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品牌。

第一:进一步明确建设要求和标准。将在总结去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调整完善和补充相关建设标准要求,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标准更加全面、科学,更有力地引导和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进一步突出项目建设重点。把项目落实、项目建设放到突出位置,继续以项目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项目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以项目检验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加大项目包装力度,主动做好项目衔接,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支持。加大提高项目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水平,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第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把巩固“中国美丽乡村”环境建设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作为重要环节来抓。积极探索“中国美丽乡村”物业管理办法,试行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物业管理基金”,按照县财政拨一点、乡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渠道筹措,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继续实行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跟踪复评制度。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授牌后,每年度进行一次复评,复评合格的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二次复评不合格的取消称号。

第四、进一步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加大舆论宣传动员力度,扩大影响,形成声势。创新宣传载体,适时举办“中国美丽乡村节”、全国性“走进美丽乡村摄影大奖赛”大型活动。积极做好“中国美丽乡村”品牌经营文章,强化市场化营销理念,提高策划经营水平,创新合作途径。安吉县面向长三角地区发放3000万“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共享券,与长三角地区分离安吉“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提升安吉的对外品牌。此外,重点与国家部委、省直单位,与长三角区域大企业、大集团广泛开展合作共建。通过积极宣传造势,凝聚县内各方力量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组织县级机关部门与创建乡镇、创建村(社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结对创业活动。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建设美好家园。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