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也是生产力,区域竞争根本在发展软环境。
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是经济软环境的重要一环。
转型升级我们还能做什么?在这背后,关键的节点在政府的导向和服务的创新。
(一)
天气转冷了,添一件衣服保暖,这是人的自然行为。衣服是否合身,设计大师要量体裁剪。
企业受冻了,送一件衣服保暖,这是政府管理的有为。企业能否转身,政府管理也要转型创新。
2月26日,由杭州蓝孔雀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的浙江蓝孔雀纺织科技项目在连绵的春雨中开工奠基。在各地纷纷争夺的激战中,“蓝孔雀”为何选中安吉并逆势而为?公司党委书记王海佩说,在双方的接触中,“蓝孔雀”真正感受到了安吉环境称心如意,领导招商真心诚意,部门服务全心全意,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正让安吉成为杭资企业争先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正是这种瞄准大好高项目战略眼光背后的优质服务,才使得“蓝孔雀”成功落地。
“项目引进来,我们提供怎样的后续服务让项目落地开花结果,是全县转型升级非常重要的一环。”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王长玉介绍,目前,全县450项审批项目中已经有425个项目进入审批中心办理,去年又有33个部门审批职能得到归并,审批时限压缩到87个工作日,许可项目集中办理率达到93.5%,提速率达到74.6%。
一个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的营造,给区域经济的竞争带来的是双方实力的变化。据统计数据分析,去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比全市10.6%高0.3个百分点,财政增幅超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幅超全省平均13.58个百分点。一个山区县异军突起,实现了向全省第二方阵的历史性跨越。
(二)
转型升级服务是助推力,助企转型需要得到主体力量企业的响应,其实这是一个政企联动的过程。
县发改委应秋平认为,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环境之下如何去生存发展是可以选择的,企业不应该是冬眠,而是冬泳。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冬眠是自然而醒,而冬泳则是强体的过程。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却往往是知易行难。原因何在?在于粗放增长的获益空间尚存,旧有的利益格局未能调整;对传统发展模式仍心存幻想、不忍主动摒弃。
这段时间,一有空就会研读2009年经济工作政策的春水地板老总于春水认为,政府汇编各类奖励政策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导向,在大环境之中,我们要脱胎换骨,怎么做,做什么,是需要去思考和实践的,转向哪里,怎样转,这是企业今后能否发展的关键。
决定一个木桶容积大小的,不是“长板”,而是“短板”。已经完成兼并重组的鑫凤公司负责人朱江福认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于传统竹制品产业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已经抵挡不住风浪了,船大好抗风,要做行业的老大、做行业内的第一是一个方向。现在政府引导能力很强,环境很好,企业不主动转型、提档等于是在淘汰自己。
“站着是标杆,躺下是丰碑”,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利豪控股董事长祝伟华认为,胜者为王,政府的创新服务创造的是适宜的“温室”,企业家要学会“吃西餐”,从农民向绅士转变。
(三)
有专家把转型升级比作汽车爬坡起步动作,政府的管理是离合器,企业是油门。很多人会开车,离合器抬到怎样的程度才有效果?想要实现一步到位,是一个需要契合的过程。
2月1日,我县对城市管理体制作出重要调整,我县首个街道办事处昌硕街道办事处成立,这是县委、县政府为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和谐安吉”发展、推进“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进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月26日,合并后的开发区(递铺镇)党委正式挂牌运行。管理体制的调整把开发区、递铺镇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进行了同项合并、同质整合、同类优化。
应秋平介绍说,从2月16日起,我县扩权强县改革工作开始,将承接上级下放的44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其中省下放311项,市下放132项,并明确在4月底前取得实效。扩权后,这些项目县级部门即可获得批准,将有效提高政府职能的办事效率。
打破体制的束缚,政府管理牵住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率先在机制创新上迈出转型升级的第一步。这仅仅是为“离合”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障,这是对上,而对下,更多的职能部门如何共同使劲呢?
帮助企业度过寒冬,关键是思想不能被冻住。项目审批就像是过马路,红灯要短、绿灯要长、停一停就让过的绿色通道是安吉加快发展、赶追标兵、走在前列,实现“奋战五年·再造安吉”的客观需要和有效保证。
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零距离服务。我们无法选择“春天”的到来,但可以选择“过冬”的方式,“黄金政策”如何体现“黄金效应”,能耐和水平不是在夸夸其谈中体现的,说的再好,比不上干得更好。
收费向最低靠、服务向最好靠、效能向最高靠。送衣保暖是有为,究竟是送短袖,还是风衣,还是棉袄,或许各个职能部门应该认真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转型升级之路怎么走,这是一个千辛万苦、劈荆斩刺、脱胎换骨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中有刺痛,但刺痛是为了壮大、为了发展、为了明天。而现在,关键是看我们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