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新闻评论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选择理性消费
2008年11月07日09:49 | 来源: | 作者: 吴静 | 编辑: 樊慧

  前些时日,因为“三鹿问题奶粉”的影响,安吉市民都开始不敢买奶粉,一些喝牛奶多年的人也放弃了这个习惯。一时间,大家都“谈奶色变”。自从这场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开始,食品安全就开始进入到安吉人的视线。谁曾料想,此事尚未告一段落,紧接着又出现了“鸡蛋事件”和“橘子事件”。这接二连三的事情让人们不由暗自惊叹:我们的食品究竟是怎么了?

  “奶粉事件”爆发后,县城各大超市的奶制品柜台瞬时冷冷清清,原先背着牛奶去学校的学生们也开始改喝豆浆了,而在浙北、百汇可以看到豆浆机备受青睐的场面。随后问题鸡蛋又出现了,大家似乎一瞬间又都患上了“恐蛋症”,唯恐避之不及。

  而在最近,其实并不属于“食品安全”范畴的柑橘大实蝇也被大家划到了这一类别中。“其实大家都知道,橘蛆只是危害柑橘,对人体健康肯定不会造成影响的。不过大家最近都太紧张了,一听见吃的里面有点什么就马上会想到‘食品安全’这几个字。”正在店里挑选水果的邹璇小姐这么告诉记者,她指了指门口的“桔子降价”的牌子说,“就算降再多我也不会买,谁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啊。”

  现在,大家的健康、安全意识都显著提高,但却确实存在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盲目恐慌,甚至一些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无可厚非,但过于谨小慎微就不可取了。因为三鹿奶粉里查出了三聚氰胺就拒绝奶粉、牛奶了;因为广元的橘子里有蛆了,就再也不吃橘子了;因为鸡蛋里有了有毒物质,就全家不吃蛋了,这是一种极其不理性也不成熟的消费心理。长此以往,不仅这些产业的发展会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大家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人出现“拒买、拒吃”的不理性行为大都是出于“跟风心理”,很多人只是听说了这些事件,并未去真正了解事情的真相,就盲目地拒买。不过大多数市民还是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的,出现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品牌,大部分食品还是可信任的,理性消费、摒弃不该有的恐慌心理,有选择地消费才是理智之举。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