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专题汇总>>种文化百村行>>古鄣履痕
[重拾记忆]漫话南宋古道金鸡岭
2008年09月08日16:34 | 来源: 假日周刊 | 作者: 小齐 王季平 | 编辑: 樊慧

 

页

    “金鸡岭上半规衔,目断龙江送客帆。
    为买新丝织罗绮,翻教凉露湿征衫。”
(清·王显承《原乡竹枝词》)
    这位清代乡土诗人吟咏的金鸡岭在何方?它就位于鄣吴镇南端的上堡村境内,北通安徽省的广德县,南达原赤坞乡(今属孝丰镇)白杨村,是古代安吉地区通向南京、杭州的主要通道。古有关隘,光绪版《孝丰县志》有“金岭关,县北三十五里”的简略记载。从这首词中可知,这是条古代贩丝商人主要通道。
    金鸡岭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山岗,却有着一条异乎寻常的古道。那用巨石砌筑的石阶,曲曲折折通向山顶,足有二三里之遥;也许是岁月的打磨,阶面平整、光滑;即使是赤着光脚也可放心行走。岗顶略显平坦,关隘早已不见踪影,然而那遍地散落的乱石,难道不是昔日关隘上的砌石么?
    古道两边,松竹森森,鸟鸣啾啾,更使四周的幽静增添了几分。上得岗来,漫步于废弃的关隘前,环顾四周,山叠着山,峰连着峰,不知从何处而来,又不知止于何处。于是,胸中涌起种种疑问——
    这山岗之名因何而取,取于何时?
    这山岗有过惊心动魄的故事吗?
    附近群众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八百余年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正待大举北伐,收复中原失地之时,从南宋行都临安(杭州)接连传来十二道金牌(圣旨),要宣他班师回朝。岳飞在路过此岭时,因连日奔波,人困马乏,不能继续前进,岳飞只得下令在岭头暂息。随从们立即东倒西歪,酣声大作起来。此时,岳飞却因心中烦闷,无法入睡,便脱下帽盔,四周巡查,以防金兵追来。不料帽缨脱落,化作一对金鸡连啼三声飞去。自此以后,岭上常闻金鸡啼鸣,其声哀怨,听来似为“秦桧害我,秦桧害我……”的声音。
    当这山岗沉寂了数百年后,又有一支军队经过这条古道。那是在1945年的除夕夜(2月12日)一个漆黑的夜晚,金鸡岭上突然枪声大作,夹着嘹亮的军号声、喊杀声,著名的天目山反顽自卫战在此拉开了序幕。当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党中央派遣粟裕司令员率部渡江南下,建立新四军苏浙军区,以打击江南一带垂死挣扎的日寇;国民党却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一面向日寇暗送秋波,一面集结兵力,处处箝制、拦击新四军,欲置南下新四军于死地。
    除夕夜战事打响后,因敌顽均为装备整齐、弹药充足、惯于山地作战的精锐部队,故战斗异常激烈、艰苦。但我军是正义之师,又有附近群众支援,英勇善战;特别是得知敌顽62师是“皖南事变”的刽子手,为我军的“老对手”时,旧仇加上新恨,我军士气格外高涨。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15日晨,战斗终于以敌顽失败而告终;我军大获全胜,缴获枪炮、子弹无数,敌人不得不狼狈地向孝丰方向逃窜……
    当我们再次沿着古道登上金鸡岭以后,不由百感交集,思绪翩翩。金鸡岭,你这深藏不露的古道!你曾见过宋朝的烽火、明代的烟尘,响起过三次反顽战斗密集的枪声,你那岭上的金鸡啼鸣凝聚了抗金英雄岳飞满腔的悲愤,你那阵阵的松涛是民族解放战争的号角声声!
    登上金鸡岭,就仿佛在阅读一本历史的科教书。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