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专题汇总>>种文化百村行>>古鄣履痕
[重拾记忆]曾经兴旺的土纸作坊
2008年09月08日16:34 | 来源: 假日周刊 | 作者: 通讯员 沈基铭 | 编辑: 樊慧

  “文革”前,我曾看见过沈家家谱,是从南宋时开始修撰的。那时,黄河发大水,祖先从汴京(现开封)弃官南下到浙江省山戴村,而我祖父的祖父叫沈凤天,他有两个儿子,沈应汉是我祖父的父亲,他从萧山搬家到当时属于临安横畈的合上土户(即山川乡),从修谱到我这代已24世了。

  我的祖父沈启宇(字沈嘉)同属《安吉县志》记载的抗日英雄沈子球的爸爸沈启堂是党兄弟。沈子球是沈启堂的小儿子,我叫他为“小伯”。

  未解放时,沈启堂和我祖父都开了小型的土纸厂。在当时大家都知道合上土户有一个“启堂造户”和一个“阿嘉造户”。我祖父在1960年逝世,那时,我已进入嘉兴工农师范读书(校址设在孝丰潴口溪)。

  我祖父在土改时被评为“中农”,而沈启堂的后代均被评为“地主”,可见当时沈启堂的土纸厂规模比我祖父的要大。其实,无论“中农”或“地主”都没有多少土地,有几亩毛竹山,一个土纸厂,只能算得上一个很小的民族资本家。

  听上辈人说,他们这些“造户”们自己吃得很苦,给长工短工们吃得很好,他们经营一个小作坊,生活过得紧巴。那时在上墅龙王余杭九东山,临安合上土户都有这些土纸小作坊。

  在夏天毛笋成竹之后,造户们雇的长工短工们开始上山砍嫩竹,砍下嫩竹后把梢头朝前,把篰头朝后捆在一起拖下山,(拖老毛竹的捆扎方法刚相反)放在削竹的工场上,用钩刀(钩头很短的断竹柴刀)截成长短一致的小段,放在用老竹搭起的“马上”用弓形的削竹刀把青皮削下来,青皮和白色的竹肉分别砍成一捆捆的“段料”,放在石灰塘中用石灰浆过后,放在很大很高的“壁锅”里用很粗的劈柴煮上几天几夜,然后出锅拿到“塘滩”(很大的水池)中去“翻滩”,把石灰水洗净,再泼上人尿后放在塘里浆二周发酵,再拿到“脚滩”里去磉碎(叫“磉料”)。磉脚碓很有趣,前面一个人拨料,后面一个人颠脚,二个人步调一致,外带“嘘嘘”的伴奏声,后面颠脚的人一只手挂在绳上,另一只手扇蒲扇,加上磉料发出的“呯呯”声,好似一首和谐二重奏。

  然后,把砸碎了的料放在槽桶里用大量的水搅拌后,再一幅幅整齐放在木造板上,放到一定的高度后,用木柞把水榨光,再搬到用砖头垒起的火墙(叫“壁弄”)上面,晒纸师傅共二人,两面火墙各一人,口吹手撕,用晒帚担住后把一叠叠(约有三、四张)的湿纸贴到壁弄上去,全部贴满后再依次撕下翻一个身贴烘另一面,整个烘干后放到长条凳上捆扎好,放到捆纸师傅的工棚里榨紧,用浆过的嫩竹篾捆好,用专用磨石把整捆纸的毛边磨光,盖上印就可出售了。

  我祖父的土纸是薄薄的黄纸,就是现在书画家们写字画画的宣纸,当地出产的纸雇佣挑脚夫挑到余杭黄湖镇去,然后装运到余杭塘栖去卖,回来顺便带点米、盐来,有时也翻山越岭挑到临安去卖,但这项传统手工艺到我们就已失传了。

  在整个造纸过程中,在室外劳作的砍竹、断竹、削竹、浆料、翻滩、烧火等均称为外场,我们北弄的外场工有章水潮、沈富荣、杨良喜、陈海根、王永福……而磉纸、晒纸、捆纸等在室内劳作的均称为内场工,而磉料工也兼作外场,他们有蒋正六、程金生、沈关木、陈雪年、李水千、沈来富、沈茂林、陈惠明等,以上这些普通劳动者均已逝世,外场工章水祥、章善祥两兄弟均在世,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