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专题汇总>>种文化百村行>>古鄣履痕
[履痕处处]孝丰处处双归村
2008年09月08日16:34 | 来源: 假日周刊 | 作者: 通讯员 程太平 | 编辑: 樊慧

  编者按:双归村的寻找似乎依然没有清晰的眉目。究竟双归村存在吗?如果确有其村的话是在皈山?是在缫舍?还是另有地方?热心读者程太平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为周刊撰写了本文。与此同时远在海峡对岸的金老先生也正在岛内开展查访工作,希望双归之谜能够尽早破解。

  “双归村”是一篇寄托乡思的传奇故事。作者在情节上作了夸张的但是合理的虚构,读后让人浮想联翩,唏嘘不已。

  旅外思归,人之常情,况半个多世纪前的去台人员及其子孙!当两岸关系的晴雨表指向晴天时,不难想象,海峡彼岸的思乡之情就如雨后的瀑布喷涌而泻。双归村的故事就是这瀑布中之一珠。

  作者的故乡无疑在孝丰。对于双归村,作者对其环境的描写较为简单,只用一两个典型景物衬托出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境地。目前还没有人找到双归村。然而原孝丰县境民风都是那样淳朴,景色都是如此秀美,都像双归村。不过,作者创作这个故事时定有其原型的。我以为原西圩乡南渡村在村名典故和人文背景方向与双归村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渡村,群山环抱,小桥流水,四时有开不败的鲜花,终年有看不完的美景;数栋带灰白防火山墙的古老房屋与散落在山坡山谷间的平房相互映衬,炊烟缭绕,犬吠鸡鸣,人在画中。溪上有坝,坝水顺沟渠流向层层梯田,灌溉着葱绿的土地;渠水还驱动着水碓房的木制大鼓轮,昼夜传出有节奏的咚咚舂米声。山乡人家,一派和谐升平景象。

  村上王姓是大户人家。当年国民党逃往台湾时,数位在国民党军队当兵的王姓人也跟着去了台湾。半个多世纪了,现在他们中最小的也已耄耋之年,有的已离开人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而对家乡的思念传给了他们的子孙。

  南渡人王微和在台的同乡们,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台湾续修的《孝丰县志稿》中不但署名“南渡王微”,还在户口一节中记载:“南渡王氏为宋相王旦曾孙轼扈高宗南渡,居安吉徐家村,改名南渡,以志播迂。族分五支,分居南渡、上庄、横溪、紫圩等地。”此与双归村建村年代相同。在名人一节中记载:“王汉梁,陆军中校,退役后改习歧黄,为台湾名医。”这也与双归村中王昇华的职业相同。有这样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人物原型,揉进夸张的情节之中,就成了“人间奇谭”的传奇故事。

  然而这篇传奇故事,毕竟是久居他乡之人所作,更有可能是他们的子孙所作。青年人只听前辈说故乡在浙江孝丰县,而少知孝丰历史,误将孝丰县名前移了数百年。

  即使土生土长的孝丰人,不查县志也很少有人知道孝丰立县是在明朝成化23年,即1487年。此前属安吉县。是年,湖州知府因此地位于深山,道路崎岖收赋困难,奏请朝廷划出安吉县西南九个乡另立一县,又以此地多孝子而取名孝丰。而宋高宗南渡建都临安是在1127年,早于孝丰立县360年。王微既能修志,定然知晓这一历史,所以他记的是“……扈高宗南渡,居安吉徐家村,改名南渡……”而年轻一代不谙此史,在创作双归村故事时早用孝丰之名三个多世纪,诚属情有可原,不可苛求他们。百年沧桑的香港、澳门已经双双回归,宝岛台湾何时亦归?读双归村故事,可见满腹思乡之情溢于笔下,一腔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诚然,类似南渡村的情况可能还有鹤鹿溪等多处,但南渡村更具典型,更为接近双归村原型。遗憾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赋石水库建成蓄水后,南渡村已被淹没,村民被安置在本县良朋、塘浦、白水湾等地。南渡村和南渡人为我县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听,这也是家乡父老乡亲的心声。

  孝丰处处双归村。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