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强化,“资金饥渴”在各行各业中蔓延,使资金紧张成为企业的共同感受,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一位企业家坦言:“虽说多种因素压缩了利润空间,但毕竟还是有钱可赚,这时企业最盼有人在资金上帮一把。”
在企业急需资金危难之际,银行想其所想、解其所忧,化其资金焦虑与饥渴,帮其渡过眼前难关,这对企业既是一种呵护,也体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从银行方面来讲,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以前投放的贷款恐怕要变成呆账;从就业角度而言,一个企业倒了下去,成百上千名员工就有可能失业。所以,对前景十分看好的企业,银行一定要帮在关键时,使其能够顺利地爬坡过坎。
企业是金融部门效益的活水源头。毫无疑问,银企之间,唇齿相依,鱼水相亲,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对企业遇到的资金短缺之难,银行要“输血”而非“抽血”,救企业于水火。俗语说“烈火见真金,疾风知劲草”,讲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上段时间,杭州民生银行先后向我县5家企业发放贷款1亿元,目前还在对县内多家企业进行贷前调查,浙商银行向“乌毡帽”、“嘉翔”等十多家企业提供贷款1亿元,新疆工商银行通过本地工商银行向我县发放贷款1.5亿元。外地银行为何青睐安吉?对方给出的答案是“人讲诚信、企业有活力、投贷可放心”,外地银行敢于放贷的举措足可佐证:安吉是一个活力强、效益好、安全有保障之地,也是一个放心投贷的首选之地。
因此,面对当地企业遇到的资金“卡脖子”问题,本地银行更应顺势而为,创新方式,开动脑子,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除“资金饥渴”,在县内几家金融单位采访时,笔者欣喜地看到,本地银行更为努力的在行动。业内人士预测,下半年的任务更紧、更严峻,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地银行也将继续创新服务,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