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国内国际>>社会
瓯江边惊现“浙江第一古沉木” 主干需要5人合抱
2008年07月21日15:34 |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作者: | 编辑: 樊慧

  2008年7月18日,旅居罗马尼亚华侨、古沉木收藏爱好者干军雄,赶到青田县林业局,他想咨询办理木材运输证有关事宜。可是,对所需要运输的木材树种,干军雄自己也说不清楚。

  林政人员觉得事有蹊跷,就跟着他前往现场。没想到竟然发现一段直径和长度都非常惊人的古沉木。

  什么叫古沉木?顾名思义,就是千百年前,深埋在江河底层的树木,又称“阴沉木”。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能,看上去古朴凝重、铜打铁铸。虽然有的被泥沙腐蚀得丝丝缕缕,有的则显得刚劲挺拔,但它们不虫蛀、不变形、分量重,适宜雕刻。

  古沉木盖毯子“住”玻璃柜

  这段古沉木,目前安置在青田石郭外贸园区的一个厂里,有保安把守。

  古沉木足足占了半个仓库,整体已被肢解,主干和树根部分,则分别装入两个特制玻璃柜中,上面盖着一些旧毛毯。

  “挖上来后担心它被风化,所以放在玻璃柜中,盖上毯子,放上水,主要是想维护它一定的湿度,最大程度保住原来的风采。”干学雄说。

  古沉木主干长约10米,两根枝干各长约7米。主干需要5人合抱,横断面分裂出许多缝隙,有炭化痕迹,但看不清楚年轮,枝干纹理清晰,质地坚硬。

  干学雄说,沉木2006年挖上来时,和现在的形状不同,就两根树杈,树身修长,似一个“丫”字,直径3米多,高26米,出水时毛重60吨。

  省林业厅工作人员介绍,2006年7月,武义县岭下村也曾发现过一段长9米多、根部周长3米多的沉木。但与青田这段古沉木相比,无论长度和直径,均“相形见绌”。其他就未见有登记记录。可以说,它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段古沉木。

  逛瓯江意外发现“宝贝”

  说起古沉木发现之旅,当中颇具一番“巧合”。

  干学雄、干军雄兄弟俩,早年都是木匠,后旅居罗马尼亚,又回青田投资办厂,对木头情有独钟。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浙江有个民间工艺大师,创作了一座巨型香樟木弥勒佛像根雕。他们前往东阳考察得知,木雕器物用古沉木为原料制作的话,价值连城,于是开始关注。

  在青田,不少老百姓可以在瓯江边捡到一些“木头”,拿回家也是当柴烧。其实,这些看似枯竭的木枝,很多都是零散的沉木。

  兄弟俩先后花了20多万,收购这些沉木。平时无事,两人还喜欢到瓯江边走走,趁机寻找一番。

  2006年上半年的一天,在瓯江与四都港交界处,兄弟俩看到涨涨落落的潮水中,隐隐约约有段黑褐色的木头,若隐若现。

  第2天,他们带上锯子,靠近这段不知道年代的古木,锯了一点回来。当时只觉得这段木头很特别,水中泡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很坚硬。

  过了几天,兄弟俩再次来到瓯江与四都港交界处,意外发现,他们原来锯断的古木处,还有更大的枝干。

  兄弟俩回家后,赶紧拿出上次锯回来的木头对比资料,怀疑这就是古沉木,而且是实心的香樟古沉木。

  兄弟俩下定决心,要让这段埋在江底不知多少年的古沉木重见天日,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耗资70万捞出古沉木

  兄弟俩很快筹集部分资金,到永康买来工具,借了吊车、铲车、挖掘机,雇了10来个帮工,开始工程。

  开工后他们发现困难很多。这里每天都要受潮水冲击,好不容易挖出一些树干,第二天随着潮水涨落,又淹回原来的样子。

  但是对古沉木的好奇,却让他们欲罢不能。干军雄说,当时关键就是要赶进度,和潮水抢时间。他们干脆将饭带到车上吃,晚上也睡在车里,看到潮水退了,就带领帮工赶紧干活。即便这样,每天的工作时间,也仅有两三个小时。

  挖了将近一个月,干军雄瘦了20多斤。但这段深埋沙下10多米的古沉木,终于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

  挖出古沉木,如何运输这个“巨无霸”,又成了难题。

  干军雄说,他们动用了青田最大的挖掘机和铲车,依然无法完成搬运。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古沉木锯成4段,方便运输。“这段古沉木质地非常坚硬,锯一次就要好几天!”干军雄说。

  上了岸,怎样运到仓库又是问题。他们又花了几万元,专门制作了一辆装有滑轮的“龙门吊”,将古沉木逐一运到仓库。

  事后一算账,他们前后竟投进了70多万元。“其实也无所谓,如果国家要,拿去好了,或许这样更有价值。沉木有个好归宿,也是我们的心愿。”干学雄说。

  想给古沉木建博物馆

  费尽千辛万苦挖出的古沉木,到底价值多少呢?

  干学雄说,他曾问过很多老人。但如此巨大的古沉木,大家都说闻所未闻,更不知道值多少钱了。

  2007年底,兄弟俩专门从东阳请来一个国际木雕大师“鉴宝”。

  大师建议,可将古沉木运至东阳,加工成艺术品,让身价再翻几番。

  兄弟俩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又有些犹豫。如果古沉木变成木雕,那在它身上积淀的历史,是否消失殆尽了呢?

  思来想去,他们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建一个古沉木博物馆。这样就可以让见证瓯江地理变迁的古沉木,有一个真正的好归宿。

  它当年生长的林地很茂盛

  听说瓯江底部发现“巨无霸”古沉木,青田县林业局工程师蓝进武,马上赶到仓库要了一小块。

  蓝进武说,随着近年瓯江航段采砂疏浚增多,挖出的古沉木并不少见,但这么大的,还是第一次发现。

  这古沉木的价值,不仅在其庞大身躯,更在于可以昭显历史。蓝进武介绍,虽然目前无法确定它的年代,但从其树干、树根及树高等情况看,当年这株古沉木的生长环境,应该是空间很大的原始森林。树枝不多,树身高,表明当时的林地很茂密,至少有数百年的生长历史。这古沉木,应该是上万年前因地壳运动,被埋在江底的产物,给研究当地上万年前的生态,提供了实物依据。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