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件事,不由得引发三点思考。现在常见的“订单农业”,是农民种植、养殖了什么,农业企业负责收购,在收购价格上适当高于市场价。从表面上看是很合理,实际运行起来又很不规范。农民手里拿着“订单”,收购企业没有利益时,以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理由,不是压级压价,就是拒绝收购。对农民来说,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又没有精力与收购企业对抗,往往也没有财力打官司,虽然签了合同,合同成了无用的白纸,农民往往成为“订单农业”的“替罪羊”。农民迫切需要这种新型“订单农业”。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现在有很多地方申请到扶贫资金,有的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有的推出“周转羊”、“周转牛”等之类的扶贫项目。尽管给了资金、给了牛、羊,但是因为技术跟不上,不是病就是死,农民增收同样没有保证。江苏某公司的做法,不但给提供种鸡的、饲料,还全部提供技术,大大减少了生产中的风险。如何使资金与技术同时到位,是农民迫切需要的,也是农民增收不得不迈过的一道坎。
扶贫资金扶持谁?一般到农民。不妨进行一下探索,如果发放到像江苏这家公司这样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发展了,农民也自然得到实惠,比面对一家一户要容易得多。不管什么的“订单”,也不管什么样的模式,只要能避免市场风险,又解决农民的投入问题,才能真正让农民加快增收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