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专题汇总>>种文化百村行>>古鄣履痕
[重拾记忆]岁月悠悠 古井亦忧
2007年11月30日09:27 | 来源: 假日周刊 | 作者: 程永军 | 编辑: 樊慧

  编者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国家工程,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实施。针对这项重大工程,安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今年9至10月,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文物普查组织发动、宣传布置活动,10月底正式开始野外调查。这次普查的内容主要是我县境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遗存,如古墓、古桥、古屋、古井、古道、古遗址、古窑址、石碑石刻及近现代重要史迹等。为及时报道文物普查成果,弘扬在普查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周刊特辟专栏,邀请专业人士为我们撰写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古井,一个曾经熟悉的名字,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在没有自来水的漫长年代,古井,可以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临河临山的人喝河水山水外,更多的人则是喝着井水长大的。井水冬暖夏凉,甘甜味美,一年四季不易干枯。古井边,忙碌的是男人早晚打水、女人整天用水、小孩玩耍戏水的身影。古井,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这一和谐的生活场景,曾几何时变得越来越少了,要想重温这样的场面,只有到那偏僻、落后的地方或者是在书本杂志中,才能饱饱眼福,至少,在我们安吉,现在是难得一见了,不是吗,古井正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们发现,本来是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村庄各个角落的古井,如今是所存无几,有的地方甚至全部失踪,仅存的几口,也是苟延残喘般地活着,它们不是被废弃,就是被填埋,即使仍在使用的,也将其改头换面,花岗石井圈改成砖砌,井肚里塞满了塑料管,边上还有嗡嗡作响的水泵……古井老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与人们相伴了数百上千年后,如今却被无情地遗弃。

  其实,古井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用心去品读它,就能了解到其所存在的历史价值。首先是它凝聚了先辈们的汗水与智慧。在生产力相对低下,劳动工具落后的古代,先辈们就懂得利用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井水来养育我们的世世代代;其次是它反映了明显的时代特征。早期的汉代水井,其井壁是用泥土制成圆圈状,烧制后垒叠而成,水只能从井底满上,到了后来慢慢演变成井壁用卵石垒筑,水不仅从井底满上,还可以从井壁渗出,砌筑更加科学。到了明、清时期,井口上增加了一圈花岗岩石质的井圈,既美观,又便于保护水井。明代的井圈高,呈六边形,并有刻纹,清代的井圈矮,呈圆形;再次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一口古井召集了周围的民众,趁着洗刷之际聚在了一起,话题是亲切的、场面是融和的。同住一个村,共饮一口井,祖祖辈辈和谐相处,这难道不是古井文化的魅力所在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健在”的古井命运堪忧,拆旧建新、村镇规划、村道建设等都会涉及到古井,再加上人们观念的改变,认为井水不如自来水卫生和方便,所以,喝井水的时代应该一去不复返了,那么,古井的存在似乎变得没有意义,而且在某种方面会妨碍我们的发展。因此,古井俨然成了一个极易甩弃的包袱。

  对待古井,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更加卫生、更加方便的自来水而简单地认为其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需要进一步对它历史文化内涵的品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重视它、呵护它,继而让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过重要作用的文化遗产好好地保留下来。

  寂寞的古井并不知道人们有太多的想法,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它只是一如既往、夜以继日地生产着自己甘甜的乳汁,无偿奉献给大地、奉献给人们。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