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专题汇总>>种文化百村行>>文化能人
[文化能人]古稀老人和他的珍藏
2007年10月26日09:01 | 来源: | 作者: 曾秀良 | 编辑: 陈霞

 

  好几回去梅溪小溪口村采访,村支部书记李建华都是安排德高望重的75岁老人梁学文给我介绍情况,每每走进梁学文家的书房,一股特有的书画笔墨香味会扑鼻而来,四周墙面大部分被笔锋飘逸的书法和创作精美的现代画所覆盖,整个环境让人陶醉。在采访过程中,我偶尔将这些好奇向周围的村民提起时,他们都说这不算什么,梁大爷珍藏的好东西还多着呢,不仅有六十年前的红皮《毛选》等老书籍,还有前些年从北京买来的一批故宫“珍品画”,此外,近些年收集了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邮票,甚至还有台湾人赠送的“牡丹”画,对小溪口村民来说,这些被梁大爷珍藏的“宝贝”让他们大开了眼界。

  或缓步而行,或低头吃草,或踌躇而鸣,或回顾舐舌,或翘首而驰,独立成章的五头牛栩栩如生。当这张仿国家一级国宝的北宋风俗画——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展开在记者面前时,画面的清晰度和历史的陈旧感与当年记者在故宫所见真假难辨。整张画卷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与故宫珍品完全吻合,如不是专家,还真看不出来这张高仿真的丝绢画是赝品。再打开《清明上河图》、《水浒英雄》、《大明盛世图》这几幅“故宫珍品”,不管从仿真材、画面真实度以及大小来看,都令记者大为吃惊、叹为观止。这些国家级的画卷虽然只是赝品,但对梁学文来说,也是费尽周折才找到的。2002年去北京故宫旅游时,这些富有巨大艺术魅力的国宝画令喜爱书画的梁学文流连忘返、记忆深刻,于是便想要是天天能看着多好,可是又想这些国宝真品不可能买到,怎么办呢,在京城的他到处求问好友,最后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这几幅感觉还差不多的赝品,花费不少把这些宝贝弄回家。“欣赏这些画是一种最高的艺术享受。”梁学文告诉记者,自从买回来后,几乎每天都要看,用心领会大师们的精深艺术。

  看老书是梁学文一直保持的学习习惯,不是为了重温过去的那段艰辛岁月,而是经历了几十年磨砺,越来越佩服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的革命和发展思路。在老人的书柜里,记者看到许多已经发黄的老书籍,有60年代出版的《周恩来—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邓小平文选》、《毛泽东文选》等老革命家的文选集,还有10来本1988年出版的《读书》杂志。

  集邮是梁学文近年来的另一大爱好,两本厚厚的邮册目前已经收集到了多达400多张具有纪念意义的邮票。其中,对梁学文来说,2005年全国发行的6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以及2006年年初发行的1枚全国取消农业税的邮票是最值得珍藏的。“不为别的缘由,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也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梁学文告诉记者,当年,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播出不久,他就马上开始计划收集邮票了,但由于小溪口村地处偏僻,县城邮局又预订不了,梁学文急坏了,到处托好友预订购买,最后还是没有预订成功,幸得吴山乡一名老师在知其情况后将自己买好邮票转让给他。后来,取消全国农业税邮票发行通知刚发布,梁学文就就早早赶赴长兴邮局提前一年预订,第二年年初邮票终于如愿以偿汇至家中。

  现今,日益与文化艺术相伴的梁学文尽管已经到了古稀年龄,但仍然精神矍铄地学习和练习书画,更难得的是他自己的书画以及艺术收藏品还熏陶了村里的年轻一代。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