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随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递铺镇,像严晓峰这样拥有一技之长、从“洗脚上岸”到进企业“穿鞋淘金”的农民就有近万人,队伍并且逐渐壮大。
近年来,递铺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与此同时,通过“政府帮”、“民企引”、“能人带”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岸” 进企业“穿鞋淘金”,不仅让农民兄弟富了脑袋,还富了口袋,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镇工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为此,镇党委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措施,吸引在外务工的农民回乡就业,使农民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同时,镇里还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并开设了抢钉工、钳工、车工、缝纫、电脑等与当地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名以上,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能。
赵家上村农民余建民通过培训后,现已成为该镇一家规模转椅厂的技术骨干,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原来我们这样的农民只能种种田,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门手艺后,就业的路宽多了。”余建民告诉记者,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同村村民现在一个个都是厂里的骨干,月收入年收入都不错,生活致富有了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