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理论界座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编者按当前,我国社会转型逐渐加快,社会利益结构不断变化,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复杂。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不断解决社会矛盾。这要求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阐述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对于今天解决社会矛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之际,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联合召开首都理论界座谈会,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与会专家就如何认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推进社会和谐等问题,阐述了新见解、新观点。
图为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提纲(节录)
打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一扇窗口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经过整理、补充和修改的。毛泽东在这篇讲话中,通过总结经验,深刻思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有助于我们从各方面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毛泽东坚持唯物辩证法,把他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写的名著《矛盾论》的观点,全面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他批评了苏联学术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无冲突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用这个观点去认识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的社会。问题是,我们要重视矛盾而不能轻视和回避矛盾,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在化解矛盾中求得社会和谐。
毛泽东还首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为在革命时期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以后,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如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解决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的上述观点,在人民内部,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出现的日益增长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面前,坚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地促进社会和谐。
毛泽东这篇讲话的重大意义,并不止于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窗口,他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篇讲话,是中国探索初期所形成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