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厂房,满地堆的都是一摞摞的扫帚,别以为这是石番溪人在搞卫生大扫除,这可是即将跨出国门,走进欧洲大超市的产品。这些扫帚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大一样,大大小小参差不齐,小的只有一米二左右,被称为“儿童扫帚”,大的足有两米高。扫帚的形状不像我们平时用的扫把那样是扁平的,而是围着柄扎成一圈,看起来有点像放大了的鸡毛掸子。
扫帚的原材料主要是竹丫子、细毛竹等“边角料”,也算是废物利用。由于既环保又经济,用起来也比较顺手,因此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安吉县华鑫竹木工艺品厂的陈厂长向笔者介绍道,这种扫帚目前主要是出口销往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多数国家主要用它来扫雪,而荷兰则把它再加工后制成工艺品进入大型超市销售。
陈厂长还告诉笔者,这种扫帚的销量很好,光他们厂的年销售量就在80万把至100万把,规模大的厂家可以达到160万把。但销量好的同时并不能为厂家带来同等的经济效益,目前石番溪的扫帚行业正面临着困境:
梅雨季节,竹制品容易发霉,导致产品质量达不到出口的商检要求。陈厂长介绍说跟外商打交道信誉是关键,不能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事。季节因素是导致目前竹制品生产和销售淡季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毛竹的价格有所上升,达到40多元100斤。本地毛竹资源不足,要从安徽、江西等地输入毛竹,运输成本又要增加60元每吨。
从7月1日起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扫帚的出口退税率从9%下降到了5%,这对于以出口退税为主要利润点的厂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陈厂长说现在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要召开的广交会,希望通过广交会的平台,将自己的产品展示给更多的外商,同时与外商重新谈定价格。
在努力解决外困的同时,石番溪扫帚也在寻求自身的突破。陈厂长介绍道,目前扫帚的品种已有十几种,还会不断有新的品种出来。在销售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措施,比如采取竹火炬、熊手、扫帚“捆绑销售”的方式等。勤劳智慧的石番溪人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把扫帚行业带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