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去了省城演出,大家对铜管演奏的积极性更高了,我们定期都会集中起来练习。”递铺镇农民铜管乐队队员叶三元最近和队友们经常抽出时间在一起练习演奏。
省城群艺馆专家孙天祥也专程赶来为他们进行指导,虽然天气很热,但大伙的热情却很高。“指导这支乐队这么久了,看着他们一点点地成长,有了如今的水平,我感到很欣慰。”孙天祥告诉笔者,现在的农民铜管乐队与刚组队的时候相比,已经规范了很多。
据了解,这支由递铺镇垅坝、兰田等村村民组建起来的乐队,通过规范化培训、集中练习,如今已走出递铺、走出安吉,前往其他县市、其他乡镇演出。队员们穿着整齐的服装,熟练地演奏着各种乐器,俨然是一个小型的音乐会。铜管乐器演奏也成了当地农村的一种特色文化,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懂得乐器的演奏,经常性地聚在一起切磋技艺。
在递铺镇,像垅坝、兰田村这样发展新农村特色文化队伍的村还有很多。义士塔村的篮球队、高坞岭村的舞狮队等,几年来,递铺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村级文化的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的机制,投入资金600万元,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48个行政村都建起了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室外灯光篮球场、露天舞台、健身路径和“读书人之家”。支持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如今村村都拥有自己的文体队伍,营造了“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采用“城乡联动”模式,每个村都有镇里的文化骨干联络员,确保新农村文化朝着更好更完善的方面发展。
文化条件得到改善,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村民们自发成立灯谜、象棋、文学、书画、乒乓球等群艺社团,组建篮球队、秧歌队、乒乓球队等体育队伍,为村民献上广场戏曲、电影,街道民间艺术巡游、村级文艺会演等文艺节目,组织村与村之间的篮球赛、象棋比赛等体育活动,充分享受着新农村文化新风带来的变化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