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递铺镇蚕桑场村村民董根水看着镇新农村建设小组工作人员手中的村庄规划图非常兴奋。他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自己和其他村民不久将会搬到一处无洪涝隐患的地方。“新农村建设让我们放下了心里多年的包袱。”董根水说。
董根水所感触到的正是眼下递铺镇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真实变化。递铺镇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各村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条件都各不相同,如何抓住各村的有利条件,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效益一直是递铺镇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因此,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动各村积极性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点,发挥杠杆的撬动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到三结合。
新农村建设与宅基地整治相结合。土地整理利国利民,是一个社会共赢的项目。递铺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目前全镇已有垅坝村和老庄村两个点开始整理建设。2个点共涉及拆迁户数273户,新建户数254户,新建道路面积3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受益人口达近千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城市小区般的新住宅区,让不少入住村民拍手叫好。
新农村建设与易洪涝灾害区搬迁相结合。递铺镇蚕桑场村是一个靠近西苕溪的有330多人的小村,该村经常受到洪水侵袭,严重影响该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目前,该村异地搬迁新农村建设初步方案已出台,在经过村民讨论通过及有关部门批准后将于今年开始实施。
新农村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递铺镇城郊结合部新农村建设问题历来是一个难点问题,牵扯的因素比较多,问题与矛盾也较多。镇政府充分利用商业开发的“东风”,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吉庆桥村与雾山寺两村利用浒溪房产开发的契机开展新农村建设,该项目开发共搬迁农户46户,让两村的村民逐步住进了整洁、文明、漂亮的小区。
“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眼下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就要抓住契机做好结合文章,搞好规划,真正让农民朋友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展现农村的新面貌。”该镇负责人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