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国内国际>>社会
“高考”何以成为一种职业
2007年06月25日10:03 | 来源: | 作者: 东方早报 | 编辑: 樊慧

  四川南充一名考生,2003年考入北大,因为“几科不及格”而退学;2005年考入清华,得到奖金10万,因为“不喜欢专业”而退学;今年又再次参加高考,预估分数不低。这位考生的家长,强烈反对坊间流传的为了奖金而退学参考的说法,而强调孩子是由于不适应大学学习而被迫反复退学,被迫反复高考。(6月20日《华西都市报》)

  “职业高考生”是否确有其事,目前尚难有定论。但无论如何,当前教育体制的弊端,均再一次通过这件事暴露无遗。如果“职业高考生”确实存在,那么,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不是家长和学生“贪财”,而是现行教育体制之弊。

  目前,一些地方的高中乃至当地政府纷纷出资重奖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其本质出于“教育锦标主义”与“教育政成思想”,这无疑将强化基础教育的应试氛围和竞技色彩。学校希望考上名校的学生给自己当招牌,以期今后能招到更多的学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政府则是以此来展示其“卓越”的教育政绩。另一方面,当前高校过高的学费、较低的奖学金覆盖面、大学毕业无法预期的教育回报,可能促使一些学生在盘算“投入产出”后做出“意料之外”的选择。很显然,如此背景下,即便有“职业高考生”,也是现行制度为这一“职业”创造了空间。

  如果“职业高考生”子虚乌有,那么,我们就得反思:为何一名高分考生会反复高考、反复退学?

  前者反映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严重脱节,以及高等教育入学制度的弊端。由于基础教育只关注高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养成,因此导致很多学生进大学之后,中学的“好学生”上大学后退学的并不少见。而在国外,一名大学生从一所学校退学,完全可以很顺利地再转入另一所适应自己兴趣、爱好的学校继续学习。而我国实行的是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任何一名学生被大学退学后,必须重新高考才可能被大学录取,高等教育缺乏退出与转入机制。

  因此,无论“职业高考生”的“真伪”,反复退学、反复高考的现象,都对教育体制提出质疑。体制弊端不除,更多的教育问题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现出来。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