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乡镇风貌>>开发区(递铺镇)
不信黑土不生金
2007年04月10日08:23 | 来源: | 作者: 陈毛应 | 编辑: 高斌

    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旺季,茶叶销售的竞争也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可“竹乡高山茶行”的新茶却分外俏销,北京马连道的老客户、上海城隍庙的新主顾、四面八方的购茶人将县城人民路上的一家小小门市部挤得水泄不通,常常是人满为患。

    同样是新茶,缘何“竹乡高山茶行”的新茶却分外诱人?带着疑问,笔者追根溯源寻找着答案。

    从报福镇中张村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爬,大约过去一个多小时,便到了海拔1150米名叫大补岗的高山上,山下穿着夏衣还嫌热,可到了这里却仿佛还是秋季,温差至少要相差15°C左右。放眼望去,千峰叠幛云雾缭绕,白茶树底下不停地冒着热气,一颗颗鲜滴滴的新芽爬上枝头着实惹人喜爱。这就是李孝行的白茶园,也是安吉至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白茶园。

    谈起在高山顶上种茶,李孝行说得有滋有味。

    李孝行是原汤口公社汤口大队的农民,1972年因建老石坎水库被移民到万亩村。到万亩后不“安分”的他,试着做茶叶生意。一次在报福收购茶叶途经大补岗荒草丛中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株绿茶,采摘下来自已炒制后感觉异样爽口甘甜,清香持久,于是决定到这里种茶。经过协商与承包人达成租赁经营协议。从中张出发到山上来回要二个多小时,为了开垦这100多亩荒山,他孤身一人带着干粮来到山上,没日没夜地砍呀、挖呀,硬是将茶山翻了个遍。一般栽茶树时是每年的8月到9月,但由于山上与山下的温差相差太大,老李的荒山茶园却要在正月就进行栽种,否则就要冻死,老李不得不放下年夜饭碗就离开亲人来到山上种茶,功夫不负有心人,茶园总算建成了。

    天然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老李的茶园不用施肥,不用治虫,茶叶也异样香甜甘醇,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为了打响高山品牌,老李采取前店后作坊的形式在县城人民路上开了一家专卖店,凡是买过他的茶叶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回头客。

    尝到了高山种茶甜头后,老李决定扩大规模,使出了浑身解数,2003年又在报福海拔917米的桃树湾山腰上租赁经营了200多亩荒山扩种白茶,那些被“贱养”的白茶仿佛很有灵性,越长越好,产量逐年攀高。

    会种更要会炒制,老李在加工新茶的工艺上有独到之处,先是将采摘的一芽一叶通过自然萎凋再经过特殊工艺进行加工,西湖龙井的形态是扁平,长兴紫笋的形态如笋状,而老李炒制的白茶则如针状,异样诱人。笔者昨天走进老李的桃树湾茶厂,人未进门一缕缕清香源源不断地飘来,弥漫在春色的山腰间,弥漫在勤劳者的笑语声中。

    采访归来,笔者不禁暗叹,从种茶、炒茶到卖茶,老李一条龙耕耘,昔日不起眼的荒山在老李手上却变成了绿色银行,李孝行,你确实是一个不信黑土不生金的硬汉子!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