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远近闻名的溪龙乡徐村湾村,首先要穿过一条笔直而洁净的水泥路村道,路正对的就是徐村湾村村支部,笔者到达时,村支部附近机声隆隆,一个崭新的篮球场已经初见规模……徐村湾村村支部书记施安龙高兴地说,自从2004年徐村湾被定为县特色文化村后,村民的自豪感和积极性更加高了,大家正在齐心协力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现有的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打造精品犟驴子表演作为文化的灵魂和动力,搞好整体规划,全力建设一个全新的徐村湾村,努力在明年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 失传的恢复 阵容的演变 随从一边摆步、扭腰、翻跟头,一边“喝!喝!喝!”地叫着,他牵着一头驴子,边上另有八头驴子和六只河蚌陪衬,幽默活泼,韵味十足,16个村文艺爱好者的犟驴子表演,趣味盎然,村民们也看得如醉如痴。这是表演团最近一次受邀在溪龙乡首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乡文化站负责人江国安自豪地说,这犟驴子表演本已失传过一段时间,大家把挖掘和弘扬乡民间艺术作为创建工作重点,经过多年的挖掘演练,如今才得以初具雏形。 这个让徐村湾村2200人引以自豪的表演,它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心灵手巧的当地百姓将它编成民间艺术。“表演开始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追述,只记得老一辈经常在喜庆节日上表演,87年之前曾失传过一段时间”,作为失传表演得以恢复的功臣之一施安龙回忆,1987年当时村里要组织一场文化活动,一时苦于没有节目,村里人就想到过去老一辈的犟驴子表演,于是找到村里会表演的徐武汉老人和会编织驴子的甘老人,当时只编了一头驴子,三个人学着表演,村干部一旁打鼓。后来,县文化部门会同乡党委政府,对犟驴子表演恢复与质量改进上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力量对村里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艺术资源底子,确定以犟驴子表演为扶持重点,想方设法对失传的进行恢复,现存的进行改良,二是组织县文化馆站业务力量,邀请老师对犟驴子表演进行辅导和指导,竹编师对道具进行精加工。在1997年湖州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犟驴子首次受邀表演就受到一致好评,当时演出的阵容还是一头驴子,两个随从,两只河蚌。 如今犟驴子表演已成为徐村湾村一个文化品牌,逢年过节,走村串户,先后在首届湖州民间艺术大赛中获二等奖,两次代表竹乡45万人民进省城演出。 得失之间精品呼之欲出 建设特色文化村目的之一,就是挖掘和弘扬固有的民间文化,并以此为动力建设一个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对此,徐村湾村村长杜传义说,犟驴子表演红了,成为村民的骄傲,但要继续深入挖掘,要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改善。因为过去的疏忽,老一辈表演中仙鹤表演和道具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准备邀请省里老师来指导,让犟驴子表演向传说故事接近,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犟驴子表演,不但要它真正成为一个品牌,更要成为一个精品。同时以犟驴子表演鼓励和团结村民,提高人的素质,让村民人人动手,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文化艺术韵味的新徐村湾村。 民间艺术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杜传义说,村里还准备在村内开辟一个文化公园,现在正在建设运动场地。这样,一个以犟驴子表演为精品的现代特色文化的文明乡村将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