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老项伯便开始在皈山乡洛四房村口清扫垃圾了。据悉,整个皈山乡像老项伯这样的专职保洁员有56名,乡妇联还在各村建立了6支妇女保洁队,人员达到70余人,环境整治工作在皈山乡已形成人人参与的新氛围。这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是皈山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工作,出实招、动真格的结果。 以“资金”支持 为了确保环境卫生保洁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乡党委政府划出一定额度的经费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包括垃圾箱、卫生设施、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建设,同时,各村、企事业单位承担部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每个村筹措8000-10000元,每个企业单位500-2000元不等的卫生保洁经费,主要用于保洁人员的工资和企业周边的生活和工业污染的清理,全乡共筹措保洁经费70000余元,增添垃圾箱52只,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拟建公共厕所一处,全年投入卫生经费近25万元。 以黄旗为“鞭策” 在皈山乡,人人都知道那面小黄旗的威力。这是缘何呢?事情是这样:为调动大家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皈山乡出台了环境卫生整治考评办法,每年不少于4次考评,考评与年终经费补助挂钩。考评中设立流动黄旗,每次检查最后一名挂流动黄旗,一年中考核分在80分以下或两次以上检查得最后一名的为不合格,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工作的村或在县新闻媒体曝光的村,按县文明委要求公开摘去文明村牌子,出示摘牌村干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