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乡镇风貌>>开发区(递铺镇)
递铺镇农民从“观众”变为“演员”
2005年08月04日07:29 | 来源: | 作者: 杨天天 | 编辑: 高斌

  夏日夜幕下的生态广场是这样热闹,节目连台演,歌声蔓广场。演员们各个有板有眼,节目张口就来。这样的演出,现在,在县城是常有的,但演员中却常有让城里居民感到陌生的面孔,原来这些都是递铺镇各村农民中的文艺爱好者。

    以前,农民们整天想的和做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吃穿问题,文化娱乐活动是少之又少。随着钱包鼓起来,近年来,农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递铺镇政府通过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主动把城镇文化送到农村。但文化下乡活动毕竟次数有限,远不能满足农民朋友的需要。以至于“赌博小搞搞”等不良现象在部分农村比较普遍,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关键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使农村文化经常化。去年以来,递铺镇因地制宜,以创建文化特色村为载体,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挖掘民俗文化,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引导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使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从“观众”变为“演员”。

    为了解决农民缺乏举办文艺节目的“师资”难题,递铺镇创办了县百花文体艺术培训中心从外地请来老师,开班授课。同时,将县内一批文艺骨干组织起来,通过演出、培训,拓宽农民的眼界,培养一支农民文艺骨干力量。除此,递铺镇还以工作区为单位,每个工作区配备一个文艺指导员,专门指导当地农民开展文化活动,并组织社区与农村结合。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递铺镇各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文化节目内容丰富了,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的品味自然就更高了。现在,递铺镇60%的村设立了文化活动室,一些村还建造了自己的戏台。全镇农民文艺队伍已超过了100支,平均每村有2支以上。像石鹰村还自行设计了一条竹龙,长达35米,村里还特别请专业的舞龙人士前来指导、授教。

    过去文化下乡来,如今文化进城去。现在递铺镇农民朋友的文艺节目不仅满足了自娱自乐的需求,而且经常把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民文艺节目送进县城,极大地丰富了县城居民的业余生活。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