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年产值500万以上的纸箱厂落户皈山孝源村,仅解决劳动力就达170余人。 “我办了这么多年的厂,还从没看到村民这样配合的!”来自嘉兴的企业主顾兵如是说。顾兵这句话的背后潜藏着孝源人发展思路的转变,潜藏着一个思路清晰的好村支书,潜藏着…… 村支书:三顾茅庐引企业入村 以前去过孝源村的人都知道。那是个大村,全村人口2700余人,占全乡近1/3,老百姓一年到头围绕茶叶、水稻转,工业经济几乎等于零。1998年村支部书记蔡小林上任后,向村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当村干部主要是给村民办实事,在我们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调到了位,立足孝源村,发展工业经济,才能让村民富起来! 蔡小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他不断扩大小企业,引进大企业,团结村民,合理调结土地瓶颈制约。每年仅引进企业就有三四家。 顾兵这家纸箱厂以前在康山,随着企业地发展,顾兵有意想扩大规模,消息一传出,蔡小林动开了脑筋,他托熟人邀请顾兵来村里参观,为打消顾兵的顾虑,在以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蔡小林上门找了顾兵三次,最后说了句话:只要你看中我们孝源村,我们村里就围绕你作工作,我们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予你!在这期间顾兵对蔡小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个思路清晰的村支部书记啊!在众多选择中,顾兵最终将企业扎在了孝源村。 村民:齐心协力鼓足钱袋 众多企业进了村,村里工业经济上了,村民不再单单围着农业转了,他们纷纷进厂打工,去年人均收入达6000余元。这对于昔日贫困的孝源人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富了的孝源村,又在搞村庄环境整治,建设中心村。目前已有20几户农户准备搬至中心村了……孝源村真的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