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镇溪港村为经济薄弱村,几乎无经济来源,全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5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元。因为穷,在溪港村,各项工作都很难开展。“如何才能摘掉这顶穷帽子?”外经贸局下村指导员胡伟新来到该村后,便琢磨着如何搞活经济,引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千方百计跑项目 早在胡伟新下村前,溪港村就有搞项目的意向,可由于穷,缺乏信息、资金,项目迟迟未能确定开展。 “就在我们迟疑间,胡指导来了,他一边积极鼓励我们,一边四处千方百计联系项目。”据溪港村村干部喻家财介绍,胡伟新到该村后,四处联系项目,在科技局、林业局等单位的帮助下,终于落实了发展黄杆乌哺鸡竹项目。 项目落实后,胡伟新更忙了,他一方面联系竹种园购竹,另一方面向有关专家学技术,然后把技术教给村民。在胡伟新的帮助下,溪港村投资了近30万元种了87.5亩黄杆乌哺鸡竹。据了解,目前竹子长势非常好,存活率在95%以上,预计2006年以后每年可增加村级经济收入达5万元。两头牵线助民富 袁良欣是溪港村村民,今年来,他一直想种些苗木发家致富,可苦于无门路,一直难以圆梦。胡伟新了解情况后,便一心想帮助袁良欣发展苗木。 “刘意常是村里的苗木‘专家’,何不鼓励他帮助他人呢!”说干就干,胡伟新立即和刘意常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袁良欣的“苗木梦”很快变成了现实。据了解,袁良欣今年种苗木后,预计可以增加收入1万元,明年效益可能更好。 “胡指导经常和刘意常联系,他们还扶持其它村民种苗木。”喻家财说,“现在全村种苗木的积极性非常高,相信村民以后会越来越富。”利用生态领民富 九龙寺座落在溪港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历史悠久,同治十二年修缮,寺院原占地2亩,目前还有200平方米房屋,虽多年失修,可古建筑的风貌依旧,清晰的历史碑文和古道还记载了当年的历史。且由于九龙寺地处山岙,上游有小二型水库,常年蓄水灌溉良田,周边又种植大片经济作物,是一个风景优美,欣赏古建筑文化、效益农业的观光景点。 胡伟新发现该村有如此“亮点”后,立即引导制作了《利用文化遗产推介招商项目》的对外宣传推介,并以此吸引投资商。 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投资商前来考察。另外“溪港培训中心”项目也在去年生态节期间签定了投资意向,总投资1亿元,日前该项目正在做投资前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