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乡镇风貌>>开发区(递铺镇)
人人动手建设农村新家园
2004年09月26日19:49 | 来源: | 作者: 章小新 程志恒 | 编辑: 高斌

  石鹰村地处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18公里,与德清交界。沿石马至石鹰公路走完6.5公里便到了石鹰村。这儿翠竹摇曳,山峦叠嶂,风光秀丽。刚入村口便可听见嘈杂喧闹的声音,溪水在脚边欢唱,鸟儿在林中啼叫。在这个偏僻而幽静的小山村,听不到隆隆的机声,但人人动手建设新家园的热闹场景却随处可见。

老人幼童齐上阵  投钱投工建家园

    9月9日早晨,石鹰村张边自然村出工的村民打破了山村的寂静,太阳冉冉而起,清风扑面而来,人们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我们来到第9村民小组住在半山腰20余户人家的门口,这里只能容纳一人穿行的羊肠小道如今已被石头拓宽,溪沟上已被预制板架空铺设完整,溪水在板下发出轻微的声音从山腰向下流着。唯有路面还在紧张的铺设浇筑之中,所有能劳动的人全部上阵,小到10岁的小孩,大到79岁的老人。小孩端茶送水,老人用铁锹在挖泥,年轻力壮的劳力从山脚向上吃力地挑着石头,抬着预制板。敲打石块的声音,挑石抬板的嘿哟声……每一种声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劳作曲。正在挖土的79岁的夏根水老人告诉我们,这儿每一块石头都是从山顶上或山脚下肩挑背扛地搬到家门口,预制板需要四个劳力从山脚下沿着羊肠小道一步步艰难地抬上来,难度和险度可想而知。无论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都干劲十足,热情高涨。

五万元建起“三家桥”

    在第八村民小组,有一座村里人人皆知的“三家桥”。这座桥下有一条宽近10米的溪沟,桥的跨度近15米。这是住在半山脚下三户人家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形成拱形,上面用水泥浇筑带有扶栏的石拱桥,宽约6米。让人惊诧的是三户人家造起的石拱桥的工程量和桥形技术不亚于古时的能工巧匠。据桥的建造者孙有仁介绍,当时这儿没桥,三户人家出行只能走溪沟的流坝,如遇大雨,水涨路淹,三户人家无法出行,关键的是所有生产生活用品的运输只能靠两条腿一步一步踩着流坝小心翼翼地拖到半山脚的家,水淹路堵,三户人家只能围困山中。于是三户人家商议出资5万元花了半年时间手工造起了这座桥,取名“三家桥”。通过劈山开路,如今三户人家家家门前浇起了宽阔的水泥路,庭前花草争艳,环境怡人。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