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个行政村的办公室,一天24小时都有村干部值班,全天候服务群众,几年如一日?笔者在农村采访时见过。你能想象一个基层派出所夜巡队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夜里巡逻在街头、社区,几年如一日?笔者在居住的小区天天能见到。然而,他们确确实实地这么做着,他们都是为了维护“平安安吉”这面旗子永不褪色,为了维护这一方热土的稳定和发展。“乱抓胡子,不如抓好班子” 递铺镇党政领导始终认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维护好农村的稳定,更是千头万绪,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首先抓好“班子”。为此,他们一直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配好支部成员,选好农村致富“领头雁”。 近年来,递铺镇通过实施党政、党群、干部“同心工程”,狠抓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先后对村级党支部进行培训教育。配备联系村干部、下派干部等共同建好村级支部,同时又指导村民建立群众性组织的“三会一队”,即老年协会、文体协会、计生协会和护村队,在农村形成一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整体配套的“治安队伍”。“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 在该镇的干部中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无论做哪样工作,他们总是身体力行,首先在群众面前作出表率。 石鹰村地处深山,与德清交界,交通不便,经济相对滞后,村支书何荣根下决心要为村里修建一条“致富路”,他每天东奔西跑筹建路款,发动群众出资自建家园,未拿一分报酬,相反又带头捐资,群众纷纷说:“支部做样子,咱们也不能落后。”大家主动掏钱,投工投劳,小至10余岁,大至70余岁的村民全部动手挑土搬石共建家园,未向政府要一分钱,热情高涨地搞起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把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或石子路修到了家门口。村级经济也逐渐迎难跟上。下派至鹤鹿溪村当书记的干部曹致旅将自家的房产证也抵押给银行贷款帮村里修路,搞旅游项目,使村经济和村民逐渐强盛和富裕起来。 递铺镇的干部正是靠着这种敢做表率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威信,使许多矛盾纠纷得到顺利化解。“混混日子,不如不在位子” 该镇的干部队伍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自上任伊始,就给自己定下规矩:“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出个样来”,与其“混混日子,不如不在这个位子”。 他们的“群众观念”特强,他们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察民情、为民安、帮民富、解民忧,在新的发展时期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关系。 义士塔村自发组织的外来人口治保队人员白天坚持上班,晚上轮流值班,和护村队员一起开展治安巡逻。该村距县城6公里,村容村貌美如花园,多年来无案件和重大纠纷发生,成为我县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集体。 该镇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主题,以实现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为目标,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领导责任,构筑防控体系,实施长效管理,推进队伍建设,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努力把递铺镇建设成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生活富裕、祥和的平安镇,推进平安安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