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而立之年的禹山坞村民陈建平上有老父需赡养,下有两个女儿在读书,妻子体弱,不幸的他又因为车祸造成了肢体一级残疾。正在自怨自艾,感觉生活无望之际,禹山坞村委会班子及时送去了关心。现在,除建平的两个女儿和村班子结了对。去年,在村班子帮助下,一家人还喜滋滋地搬离了摇摇晃晃的危房,住进了二层高的小洋楼。 “我现在开残疾车,村里还和我结对预备发展早园竹冬覆,生活又有奔头了。”比起当初的百无聊赖,如今的陈建平,笑容特别灿烂。 在禹山坞村,这个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小村庄,感到温情,感到希望在人间的残疾人并非陈建平一人。全村22名残疾人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全部实行了就业,并出现了像姚根法、张贵荣这样年产值逾百万的残疾人企业家。 “多亏有了好班子,让我们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这句话,几乎成了22名残疾人的共同心声。 为帮助残疾村民走出残疾阴影,提高其自力能力,实现共同致富,村里确定了帮扶目标,措施上墙,实行村班子成员、劳动力党员与残疾人一结一帮扶。今年年初,村里还针对残疾人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对残疾人(户)的劳动就业落实村干部结对子、企业厂家结对安排轻便工作;残疾人(户)建房由村主要负责人报批建房手续;对残疾人(户)的大病统筹由村负责支付;环境整治残疾人免交建设费等。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大家都来帮助,才能共同富起来。”村支部书记蔡胜荣说。 据了解,目前该村残疾人的最低人均年收入已达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