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开放递铺、实力递铺、生态递铺、文化递铺、安居递铺“五大建设”发展思路,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乡发展日新月异,民兵预备工作也在质和量的统一基础上稳步推进,与时俱进地推进深化城市民兵工作改革,强化三支队伍建设,做好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应付急难险重准备。民兵是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好训好用好,时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不挂虚名,时时刻刻想武装 党管武装是人民武装的根本原则。教导员不是虚职,而是使命,要像重经济建设那样在武装领域中身体力行。在党管武装工作中始终坚持了“三个经常”。一是经常利用学习、开会机会宣讲国防形势,强化各级干部的忧患意识。二是经常了解、过问武装工作的开展情况。武装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了深入进去,要求自己平时坚持做到“四个必”,即:对各级关于武装工作的文件必看;对兄弟单位武装工作的重要经验必学,对本镇武装工作计划的安排和总结必问;对武装工作的重大活动必参加。三是经常提出加强武装工作的有关要求。 当好“后盾”,尽心尽责助武装 和平时期,武装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基础建设、人力、物力、财力、矛盾非常现实也非常突出的现在。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直接影响武装工作的全面建设质量;看似平常,但直接关系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稳定。为解决好这些问题,责无旁贷地发挥了后盾作用。上半年,在镇财政紧缺的情况下,拿出三万元资金配置了消防室、装备室,更换了电脑和抢险救灾装备,每年都将国防事业经费8.4万元纳入财政预算,时常关心现役军人及军属工作、生活。 发挥优势,放手大胆用武装 “有作为才有地位,有素质才有优势”。这是新形势下对一级组织的基本要求,民兵预备役队伍也不例外。积极投身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认真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今年完成山林扑火五次共四百多人,完成安全保卫三次共二百多人。二是让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创建活动,在“三创一建”旧城改造中充分发挥民兵突击队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三是大胆使用,走活民兵连长这盘棋,结合换届对有作为的十六名民兵连长选拔到村、社区主要领导岗位。 认真学习,依照法律建武装 要使武装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战场”的双重要求,就必须坚持依照法规制度建武装。按照党管原则要求,结合城市民兵工作改革要求,对符合建立民兵组织必须建立的原则要求,城镇社区全部建立健全了民兵组织,同时在条件具备的私营企业中率先建立了民兵组织。强调布局上,由原来的各行政村为主转为城镇社区和重点区域为主,由原行政村单一编组为区块单位集中编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