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着清新怡人的空气,畅饮着甘冽清澈的山泉,舒展着葱翠欲滴的枝叶,接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爬”上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极目望去,来自上海的三万多盆娇贵兰花正怡然自得地酣睡着。 “大花惠兰、蝴蝶兰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在普通地方,现在就会开花了。但花要压到11月份开才能准时在春节进入市场,才能卖到好价格。”来自花卉公司的技术员徐琳一边精心整理着花枝,一边解释道,“在别的地方,要搭大棚,花很多心思来保持温度让花不开花,这里自然的气候条件让我们省下了很多成本。” 空气清新、温度怡人、阳光充足,为兰花夏日“冷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报福深溪,目前拥有兰花、百合等高山花卉70余亩。浑然天成的高山条件既为深山添了景,也为高山百姓鼓了钱袋子。据该村村支书李先成介绍,目前山上的两个花卉基地的所有用工都来自本村,两个基地仅一季度的劳务费就近6万元,忙的时候消耗劳动力近80人。 “活跃轻松,忙的时候全村老老少少都会来作工。”郑银富夫妇现在长期在花卉基地打工,两人每月的固定收入就有1000多。 除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外,花卉基地也为深溪从高山蔬菜向高山花卉转变,为进一步可持续利用高山环境资源开辟了更有效的途径。 “高山蔬菜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错,但它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一块山地种了几年就不能再种了。花卉基地不同,它只是占地摆盆花,对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一块地持续用多少年也不会有影响。”随行的镇党委副书记诸自力说,“目前我们已经引进大地花卉和绿森花卉两家花卉公司进来,都已经投产。发展高山花卉基地,逐步由高山蔬菜向高山花卉转变是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