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报纸 | 安吉新闻 | 即时新闻 | 外地媒体看安吉 | 新闻专题 | 网络发言人 | 安吉论坛
  开学在即,书法将成小学必修课的话题引发学校及家长广泛关注。原本只是兴趣教育的书法为何地位直线上升?书法作为必修课,安吉是否会实行?这些问题让关注书法的家长暗暗心喜,也让担心孩子书包负担的家长难免担忧。
·一纸新规引发开学新话题 书法将成为小学生必修课?

  8月26日,教育部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需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即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随着电脑、手机等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提笔忘字、字如鸡抓现象,不仅在一些成年人群体中非常严重,在一些中小学生身上也有这种迹象。重视书法教育,其实是尊重汉字、尊重母语的一种体现。”一位从事书法兴趣教育多年的老师说。
  对此,我县教育主管部门又是什么态度呢?
  县教育局副局长蔡宏伟介绍说,我县对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早在2010年下半年,教育局就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书法教师赴宁波考察,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意见》精神,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写字教学意见》,以及“小学生写字段位达标方案”,在2011年开学初的时候下发到各校,要求在全县小学生中开展“昌硕文化进校园”活动,强化硬笔、毛笔书法教学。
  “教育部近日出台的意见更加坚定了我们实施‘昌硕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信心,本学期,我们将写字教学课程开设情况作为县教育督导内容之一,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蔡宏伟说,“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小学必须安排好课时,开展‘昌硕文化进校园’活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县各小学在新学期课程设置时,就书法课的安排已经有所考虑。
  书法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有家长担心,这会不会因此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加了书法课,本来已经不轻的书包会不会变得更加重?也有家长担忧,若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书法课”会不会成为一纸空文?

·书法新规让人欢喜让人忧 书法必修课,能修出“正果”吗?

  原本只是兴趣教育的书法将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记者采访发现,面对书法地位的直线上升,社会各界也有不同的看法,肯定者有之,担忧者亦不少。加了一门书法必修课,会不会使得已经不轻的书包变得更沉重?若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书法课”会不会成为一纸空文?
  “我经常代表企业参加县内外一些人才招聘会,一些大学生在填写个人资料时,那些字写得就像‘毛毛虫’、‘蝌蚪文’,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虽说现在电脑普及了,需要手写的地方不多,但我觉得字还是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至少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一手漂亮的字会大大增加印象分。”县内某大型家具企业人力资源干部邓先生说,“我每次将应聘者的资料递给董事长时,对那些字写得好的,他肯定会多看几眼,他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字写得很端正,做事也会比较认真。”邓先生觉得,用“硬杠子”将书法作为小学生必修课,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益无害。
  “有了这一纸规定,省去了我为孩子报兴趣班的钱。”递铺三小一位学生家长周先生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我觉得让孩子练习书法有不少好处,现在孩子好动,练书法能够让他们静下心来,坐姿端正,对身体发育也有好处。书法是一种艺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我不奢望将来孩子成为书法家,但是至少他写出来的字要有美感,不要像蟹爬一样。”
  记者近几天调查的近百位家长和各界人士,和邓先生、周先生想法类似、认为书法必修课很有必要的几乎占据了八成。但不少家长的担忧也很有代表性。
  “练书法好是好,但会不会因此加重孩子负担或者影响孩子的学业?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周一节课,在正常教育课时的前提下,这节书法课会不会挤占其他学科,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呢?”学生家长陆先生不无担心地说,“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成为书法家,传承文化其实只需要了解这段历史就行。在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还要求学生正经八百地端坐在那里一笔一划学书法,是不是有点过了。我认为练书法是个人的爱好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放在课堂上来安排课时。”
  “不知道教育部门对贯彻书法教育的具体规定是怎么样的?如果没有具体规定,实行的效果实在让人担心。”家长马女士认为,教育部门加强素质教育的规定也不少,但这规定、那规定,有些规定,时间一过就成了一纸空文、形式主义。“要想让书法必修课真正修出成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女士说。
  针对家长的看法和担忧,教育部门又是什么看法呢?书法必修课,如何才能修出“正果”?

·教育部门表示 出台达标方案纳入督导考核

  书法作为小学生必修课,赞成者很多,担忧者也不少,那么,针对家长“增加的书法课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学习”以及“若没有相应制度保障,书法必修课规定会否成为一纸空文”的担忧,教育部门是如何考虑的呢?
  “让学生们写一手好字,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起,我们将进一步在全县小学生中开展‘昌硕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出台了相关措施,强化小学生写字教学,丰富小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进一步传承我县的昌硕文化。”
  据介绍,县教育局将要求各小学成立写字教育领导小组和写字教学考评小组。根据教学特点,小学一、二年级重点练习铅笔字及双姿规范;三、四年级重点练习钢笔字;五、六年级重点练习毛笔字。“力图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运笔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我们还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和内容,制定了相应的小学生写字段位达标方案,按年级分1—9段。”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书法教育的师资问题也是家长担心的问题之一。记者了解到,县教育局要求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书法教师,每所学校必须配备书法天天练老师若干名,也可聘请校外书法专家为学校书法教学辅导员。全县各小学要根据学校实际,将写字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至少安排一节书法教学课,练字内容可以和语文教学内容相联系。同时,各校要积极开展“昌硕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有专门的书画宣传窗,一个以上书法社团,以进一步提高书法特长生的学习兴趣和书法水平。“为了严格执行‘昌硕文化进校园’活动,从本学期开始,县教育局将写字教学课程开设情况作为县教学督导内容之一,考核分0—4分,五个等级。”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县城各小学都有专职书法教师,农村小学也有书法特长的教师。凤凰山小学还根据学校特色,按照《千字文》编写了一本书法练习本,供全校学生使用,每周一课时。“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写字教学,对学生学习及其今后工作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转变当前部分师生及学生家长重考试成绩、轻写字基本功训练的现状。”沈水香校长介绍说,“另外,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不会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更不会挤占其他课程。字写好了,是教学的保障之一。”

·相关视频
·小学生写书法的好处

  书法在现代小学生心中的地位每况愈下,大多数学校早已取消了书法课的教学,“学书无用论”在学生心中蔓延,这种思想的出现其实是缺乏对书法艺术本质和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正确认识造成的。本人认为小学生学习书法其实有许多的好处:
  一、熟悉笔画,认识汉字。
  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件,小学阶段熟悉笔画、认识汉字是其年龄阶段非常重要的学习目标。启功先生曾认为:“现在小孩子功课本上写字,主要作用是让他记住笔画字形,实是认识字、记住字的部分手段。”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即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练好字形,提高审美。
  熟悉了笔画,认识了汉字,并能在这个基础上在把字写的好看,如注意组成汉字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偏旁部首的高低、大小、参差等等。过对书法的学习,逐渐把字写好,从小养成辨别美丑的审美习惯和能力,对学生个人美好、健康心理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吃苦的品质。
  学习书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古代曾有“墨池”“笔冢”范例,只有艰辛的付出,才能够成功。写字的进步,决非一帆风顺的,每当一个时期十分用功之后,必然遇到一个困境。自己越写越生气,越写越丑,这是个难点,须坚持奋发,闯过几道关,方能成熟。学习书法虽不能都成为书法家,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培养和磨练出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也是终身受益的。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现对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
  1.开设书法课的要求
  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2.书法教学的要求
  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
  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书法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书法教育的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师任职条件及资源配置等进行规划,稳妥推进书法教育。
  2.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书法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逐步提高教师书法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3.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安排教研人员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
  4.学校可根据需要,聘请当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文化艺术团体的书法专业人员根据中小学书法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学习书法。鼓励社会各界及个人为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学校全体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
  5.书法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和有条件开设书法课的地区,应争取在今年秋季开设书法课。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做好开课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6.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

·新华网评

  当下,还有多少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随着电脑的快速普及以及网络覆盖范围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习惯在电脑上敲敲打打。近日,教育部的一纸通知引发网友热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对此,有人觉得开书法课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又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但也有人认为是浪费时间。不难理解,认为“浪费时间”的,都是担忧开设这样的课,会影响孩子其它“硬学科”的成绩。其实,如果把视角调高一些,跳出短期的功利预期,小学生学习书法带来的好处,还是要远大于付出的那点课时。中国书法讲究按照美的境界运笔结字,讲究“气定神闲”,这种行意、运笔、入境、品赏的性情陶冶,正是中国书法蕴含的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的体现。
  如今的教育,无论内容还是教法,工具化、技能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而技能背后的文化底蕴、厚重之感越来越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当今年轻人尽管文凭越来越高,使用软件越用越熟,但由于工具化、技能化思路的根深蒂固,思想方法单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正在退化,影响着创造能力的开发。因此,类似书法这样的传统文化,对帮助青少年发现美、创造美,是很有作用的。把书法纳入小学生基础教育,对于培养他们更为全面的才智、更为健全的人格来说,也十分必要...【详细

采访记者/童思源 | 专题制作/肖飞 | 发布日期/2011.8.31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