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汤什维尔市。但更确切地说,他出生在一个不断搬迁的混乱家境当中。他们经常搬家。到阿桑奇14岁的时候,这家人已经搬家37次,这使得他无法接受到连贯的教育。[详细] |
|
|
阿桑奇自称“门达克斯”,这个名字来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的“高尚的伪装”。他逐渐有了一定声誉,被称为“能闯进最安全网络的高级程序员”。阿桑奇同两名黑客组成了一个名叫“跨国颠覆”的小组,他们曾闯入欧洲和北美的计算机系统。[详细] |
|
|
此后,阿桑奇做着好几份工作,他甚至当计算机安全顾问来挣钱,还进入墨尔本大学学习物理。他逐渐意识到,人类最关键的斗争是个体与机构之争。这些想法不久便催生出了“维基解密”网站。2006年期间,阿桑奇把自己关在大学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开始了工作。[详细] |
|
|
因为“维基解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它也成为美国及其它一些政府的“眼中钉”。在美国公众越来越多地对赢得阿富汗战争的可能性提出质疑的情况下,这些泄露的文件又为这场战争描绘了一幅严酷的图景。[详细] |
|
|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汤什维尔市。但更确切地说,他出生在一个不断搬迁的混乱家境当中。他们经常搬家。到阿桑奇14岁的时候,这家人已经搬家37次,这使得他无法接受到连贯的教育。[详细] |
|
|
|
·如何曝光机密
阿桑治和同事专门搜集各国政府和机构视为机密的文件和图片,在一个名为“维基解密”(WikiLeaks.org)的网站上发布。自三年前上线以来,这家网站已经公布了一长串秘密材料,因为“维基解密”准确来说并非一个机构,而是一个另类媒体,这些密件的发布尤其引人注目。 [详细] |
·维基解密有多少成员
“维基解密”没有领工资的员工,没有复印机、办公桌、办公室。阿桑治甚至连个家都没有,他从一个国家旅行到另外一个国家。与此同时,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帮助网站维护其复杂的架构,只有大约三到五个人是全职为网站工作,核心成员仅以名字首字母称呼。[详细] |
·为何不被删除
“维基解密”的内容放在全世界二十多个服务器上,有数百个域名,它是一个不受监控的系统,不留痕迹地泄露大批量文件,供公众分析,如果某个政府或公司想从“维基解密”上移除某项内容,就得拆除整个。[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