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细菌(感染性疾病) |
甲型流感(乙类传染病) |
普通流感(丙类传染病) |
非典SARS(乙类传染病) |
病原体 |
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杆菌(一种细菌) |
H1N1病毒 |
冠状病毒 |
SARS病毒(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
传播途径 |
目前研究发现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不会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 |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 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 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 和喷嚏为媒介。 |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 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 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
由受感染者的飞沫传播,接触受感染者的分泌物也会受感染。 |
症状 |
细菌带有NDM-1基因后,其致病性和传播能力并无改变,但患者感染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后,会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
体温突然高热超过(>39°C),肌肉 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眩晕、头疼、 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猪流感后 的症状相似。 |
表现为发热,同时伴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和乏力,还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干咳等:部分病人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 |
潜伏期 |
暂不明确 |
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 |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 2天。 |
潜伏期大约在4-11天左右 |
死亡率 |
有报道称感染后死亡率达到30%至60% |
死亡率6.77% |
普通流感可以致死,死亡率较低。 |
死亡率11% |
易感人群 |
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 |
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
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 等慢性病的四类人群最易感染, 以及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 员,儿童。 |
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同一病房的病人、同一病区的医务人员、护工和探视者等具有较高的被感染的危险性。 |
防治药物 |
对多粘菌素E和替加环素这2种抗生素敏感 |
人类已研制出针对甲流的疫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 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 每年接种1次。 |
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准进入Ⅰ期临床研究。 |